大雪后寒气盛 给孩子温和进补正当时

2021-12-14 09:12:1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仲冬时节,进补有什么宜忌?体虚的孩子又该怎么食补?

  

12月7日5时57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节,冬意浓,寒气盛。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时节,正是一家人进补的好时期。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仲冬时节,进补有什么宜忌?体虚的孩子又该怎么食补?

大雪有“三宜”

大雪是立冬后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大雪节气的风俗,即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鱼肉,人们用传统方法加工成香气袭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在饮食习惯上,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候。那么,这个时节的进补有哪些宜忌?

大雪有“三宜”:

滋阴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此时要让孩子固护好身体的水分,以防上火。

养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摄入水分。仲冬时节空气愈发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每日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也要得法,孩子可以保持早晨起床后喝一杯热水的习惯,这样有利尿、帮助排便等作用。日常饮水不要一口气喝过多的水,每次喝4~5小口,隔段时间再喝,这样才可以充分滋润身体。

补脾 大雪万物冬藏,养生也应当顺应时令,补脾固肾,以收敛精气。

适宜多吃些黄色的食物来养脾。胡萝卜、小米、南瓜、鸭肉等都是补脾非常好的食材。同时,还要保持孩子的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食粥 日常饮食应以温补为宜,建议用羊肉、牛肉、鹌鹑、核桃、生姜、芡实等为孩子熬粥,既有益滋补,又容易消化。

推荐一款芡实莲子粥:取芡实30克、莲子50克、大米300克,芡实、莲子、大米过水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至粥烂,加少量精盐即可。

另外,小米可养胃,麦仁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矿物质等,喝点小米麦仁粥,对于冬季进补大有裨益。

大雪有“三忌”:

风寒 大雪天气寒冷,寒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入侵身体,引发嗓子发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尽量给孩子穿带领的衣服、出门戴好围巾。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双脚,也要做好保暖工作。

燥气 北方室外冷燥、室内热燥。除了补足水分,每天还可以吃一些大白菜、雪菜、莲藕、梨等清热润燥的食物。

冬季萧条,还易使人身心低落、烦闷不安。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等,都是保养情志的好方法。

辛辣 大雪外冷内热,偏食辛辣食物很容易引起肺燥咳嗽、肠胃不适等症状。适宜给孩子多吃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辣椒、胡椒、茴香等热性食物。

温和进补正当时

冬季人体阳气不外散于体表,如果一味从内部添加温热性质的食物,而不疏散人体气机,则容易出现内热滋生的情况,严重的还会损伤人体阴液,导致阴虚内热。

所以,大雪时节的养生以温阳进补为主,决不能单纯强调补阳,要坚持补阳和理气并存。

大雪节气要通过饮食养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牛羊肉等温热性质食物,驱寒滋补,还可以用生姜、佛手、橘皮、白萝卜等来理气。同时要多吃各类蔬菜水果,保证足量维生素。限制高胆固醇、油脂的摄入,尽量用植物油烹饭,少食动物内脏。这里,推荐常吃“三肉两菜”,温和进补的同时,解滋腻凉燥,达到养阴功效。

羊肉:羊肉性温热暖胃,且脂肪和胆固醇也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中医认为,羊肉性热、入脾肾经,有温肾助阳、强腰健骨、补益精血的功效。

鸽子肉:俗语说“一鸽胜九鸡”,可见鸽子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在最冷的时候,喝两碗鸽子汤护肝补肾,益气补血,可以抵御“三九天”的冬寒。

鱼肉:鱼肉不仅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极低,其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且易被人体吸收。冬天的鲈鱼肥腴可人,其含有丰富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所以冬日可以多炖点滋补的鱼汤。

萝卜: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吃萝卜赛人参”。在传统冬季养生中,吃顺应时令的食品最好,冬季正是吃萝卜的好时节,可清热生津、开胃健脾、顺气化痰。

白菜:民谚有云:“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 大白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可温胃益气、驱寒防风。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有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对于胃脘冷痛、腹部怕凉、小腹疼痛和排便不畅也有改善作用。另外,不要因为白菜帮口感没有菜心好就丢弃,其实它的营养价值丰富,爆炒或做馅都不错。

体虚孩子这样补

大雪节气过后的进补需要对症、适量,特别是要根据体质进行进补。

吃得够不够≠营养够不够。营养要能够摄入才有用,孩子吃再多东西,如果无法吸收,对身体来说也是垃圾。

日常怎么判断孩子吃进去的食物能不能被吸收成营养?最有效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观察孩子的消化状态,消化好就是能吸收,消化不好就是食物不能吸收。长期消化不好,往往容易体虚。

虚是“不足”的意思,对天生“稚阴稚阳”的孩子来说,往往阳气更为不足,所以常有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的表现。孩子常积食、常呼吸道感染,甚至易感体质、过敏体质,根本原因都是体虚。

如何给孩子补虚,减少小病小痛的次数,并不是给孩子喂贵的补品就可以了。用不对补益方法,加重脾胃负担,使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使孩子更虚。

一眼初判孩子哪里虚:脸色青青、经常喊累是气虚,绝大多体虚孩子都是气虚。在气虚基础上,脸色青白,体型大多偏虚胖,怕冷偏阳虚;在气虚基础上,手足心烫皮肤烫,怕热、体型偏瘦弱偏重阴虚。

初判之后,家长就要详细了解气虚、阳虚、阴虚的区别和调理方向。

气虚是孩子最常见的虚。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气虚,气虚的特点有:

喂养难,特别容易积食。稍微吃多一点,或食物种类稍微发生变化,舌苔、口气、大便、睡眠就会不正常。更不用说带孩子外出就餐、出门远行,脾胃消化肯定第一时间“抗议”。孩子平时也比较挑食、偏食,甚至要家长追着喂饭吃。

变天即感冒。很容易反反复复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喉咙发炎等情况。

舌苔大便有问题。舌质淡红,偏胖大,如果有积食问题,舌苔厚腻发白或发黄;大便前面比较干,后面比较烂。

不跑跳运动、平静时也出汗多。很多家长分不清孩子正常出汗还是异常出汗,最简单的方法:孩子平静、不跑跳运动、在室内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依然出汗,或孩子后半夜睡觉出汗,往往是非正常出汗。

睡后1—2小时出汗,运动时出汗但平静下来后能止汗,都属正常。

孩子脸色不好,青青黄黄,还容易累。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但气虚孩子很容易累,稍微玩一下就会喊累。

这类小朋友脾胃的功能都不好,家长要积极调理脾胃,给孩子补脾气。如果气虚调理不好则会转化成阳虚。

阳虚是气虚的加重和深化。如果说气虚的病位在脾胃,阳虚就不仅是脾胃的问题,更和肾有关。

很多家长分不清气虚和阳虚。阳虚的孩子,消化肯定是不好的,还有比较严重的虚汗,此外,阳虚的明显症状还有:脸色青中带白,没有光泽;畏寒怕冷,手脚心常年不温,平时也更喜欢喝热的、吃热的;大便比较烂,经常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舌质淡胖,多有齿印。

体型偏虚胖,其中很多孩子是痰湿质。由于是气虚的加重,阳虚宝宝对环境、气候、饮食的耐受度会更差,生病去医院的次数也更多。

调理方向:扶正祛邪,提升脾阳的同时温肾助阳。临床常用的药材家长不要随意煮给孩子吃,最好去医院找医生系统调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阳虚孩子通常小便清长,量多次数多,甚至夜里遗尿,可以通过睡前1小时不喝水、服用食疗调理。

止遗粥

材料:黑豆20g,去芯莲子10g,鲜山药5g,粳米50g,猪腰半只,姜丝数条,黄酒少许。

做法:猪腰用姜丝和少量黄酒腌制备用,除猪腰外其他材料下锅,加约4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粥软烂,重新大火煮沸,下猪腰,共煮15分钟即可。

功效:补益脾肾。适合半夜遗尿的孩子。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超过5岁仍遗尿的,家长要重视,这种情况调理起来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就医。

气虚久了,还容易演变成阴虚。阴虚是气虚的演变,由气虚变成阴虚的孩子,往往气阴两虚。同样,阴虚的孩子有容易积食、后半夜虚汗的特点,此外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经常“热气”:手足心烫,皮肤烫,但是量体温又是正常的;口燥咽干等症状,喜欢喝冷饮;很容易 “热气”,生口疮——这是虚火上炎的表现;舌质红,瘦瘦长长,少苔,少津,容易有地图舌;大便干燥,颜色偏深。

燥热、湿浊的环境里,阴虚的孩子就会很烦躁,更容易生病;家长补起来也比较麻烦,吃一点太子参都容易“上火”。

调理方向:以滋阴为主,但不能太滋腻,石斛、沙参、玉竹、枸杞、麦冬、百合等都可以作为日常食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一两种上述中药材(5g)煮粥。阴虚孩子有积食可以食用三星麦冬汤。

三星麦冬汤

材料:麦芽10g,莱菔子10g,山楂3g,麦冬5g。

做法:3岁以上,1碗半水煎至大半碗,配合素食服用。

3岁以内,1碗半水煎成小半碗,喝时奶要冲稀,暂停辅食。

消化不好时,新三星汤+素食,服用2—3天。

日常保消食导滞,健胃消积。健时,新三星汤+素食,1周1次。

功效: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适用年龄:普遍适用。蚕豆病可服。

(综合自首都教育、人民网—科普中国、人民网—人民健康网、《新民晚报》等)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