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县:小小劳动田 五育大课堂

2021-07-12 17:26:1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劳动教育的意义,除了体验劳动与品尝丰收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遵循天道,顺应天时”的生态种植理念。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的指示精神,河南省武陟县教体局以“立足劳动教育,让黄河耕读文化代代传承”为己任,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确定了“一育引领,诸育融合”的总体思路,让劳动教育成为青少年做人教育的必修课。

开放育人空间,教育回归生活。“哎呀,我拔掉了一棵豆角苗。”王子涵说。全班同学一齐朝这边看来,还真是,那棵小苗被她连根拔起。“没事没事,下次注意点就行。”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是武陟县大城小学“耕读园”里的一个小插曲。

在武陟县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让学生们走出了课堂,走进了大自然,在与土地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与生命的温度。

大城学校一位教师在一则劳动课后记中写道:“教学楼后热闹起来了,开垦、松土、种植、施肥……地里的‘小生命’逐渐多了起来:蔬菜苗、花草苗、花生种子等,俨然一个种苗市场,琳琅满目……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后,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相信他们一定体验到了成长之不易。”

春季开学以来,大城学校基于学校的耕读园,不断寻找劳动教育的空间,并将之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一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二是利用各种植物的不同生长状态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能力;三是结合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是借助植物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有资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借助劳动中同学之间的各种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六是结合学生自主管理责任田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耕读结合”,让“耕读文化”在学校传承。

凸显乡村特色,厚植乡土情感。“汗滴禾下土”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艰辛,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武陟县汤王堤小学一位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前几天,我们小组播撒芝麻种子,大家都害怕芝麻长不好,就多撒了很多种子,等过几天出苗时,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的。我们随即请教了有经验的村民,村民告诉我们,种芝麻要有间隙才能长得高,长得直。然而,隔了一段时间再去看时,一些芝麻苗枯死了,又去问有经验的老人才知道,一是因为沙质土壤不易保留水分,二是因为未及时浇水。

走进汤王堤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以“丰”“田”“太阳”为造型的“趣享乐园”劳动实践基地。“趣享乐园”的建设注重凸显乡村自然本色,充分挖掘校园乡土资源,打造了开放的育人空间。把土地当做课堂,汤王堤小学不断探索新的实践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学科融合。“采菊邙山北,挖薯黄河滩”是驾部小学的必修课。学生们田野撒欢,菊海诵诗,体验劳作,品尝菊花茶的芬芳和红薯的香甜。4月19日下午,武陟县驾部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分批来到劳动实践基地,一起栽种怀菊花。移苗、挖坑、散苗、栽种、培土,在校长、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干劲十足,历经2个半小时,两畦整齐的黄白菊花已经栽种完成。

校长刘筱园表示,每学年孩子们都会定期到基地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在这里,学生们采摘、种植、培育、感悟等,把自然当做课堂,感受土地的魅力。学校深挖劳动教育理论,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劳动教育的意义,除了体验劳动与品尝丰收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遵循天道,顺应天时”的生态种植理念。下一步,武陟县教体局将继续把劳动教育作为区域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指导、完善学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构建武陟县劳动教育新格局。(梁小高 王丽)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