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柑橘到底能发挥多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柑橘之乡”湖北宜都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三产融合”举措,宜都打造了全国最完整的柑橘产业链,宜都蜜柑在跻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同时,品牌价值达36.84亿元,居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17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助推器”。
长江浩渺,清江逶迤。两江碧水,一方沃土。橘树葱茏,果上枝头。
柑橘是湖北第一大水果,全省种植柑橘340多万亩,年产量510万吨。在“中国柑橘之乡”——湖北宜都市,记者采访发现,这里的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未排在全国前列,但该市打造了全国最完整的柑橘产业链,一枚小小的柑橘,发挥出大作用:不但串起了精品种植、精深加工到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完整产业链,还通过柑橘“+互联网”“+文化”“+旅游”“+康养”等,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效对接,“三产融合”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助推器”。
品质提升夯实底盘
柑橘,是宜都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有橘园32.6万亩,橘农数以万计。
“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年产量在1.2亿吨左右。在全国柑橘总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宜都柑橘也曾出现‘卖难’问题。”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春燕坦言,“如果单纯追求产量,没有办法解决‘卖难’问题。有质量保证的柑橘才是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底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这就要从供给端入手去掉过剩产能,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流转一批,以此实现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与农民群众持续增收。”
这几天,宜昌可山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林星正忙着新建爱媛28号果冻橙基地。2020年初,可山农业在高坝洲镇流转了4500亩土地种植新品种爱媛28号果冻橙,次年又增加了2000亩,还是满足不了公司发展需要,今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宜都的柑橘近90%是温州蜜柑,卖不出好价格。引进新品种一家一户改种换植的规模又比较小、成本高。我们成功引进宜昌可山农业公司以后,不仅在果品规模化差异化上有了突破,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种植水平提升。”宜都市果茶服务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蔡永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蜜柑每斤收购价格只有0.6元左右,爱媛28号果冻橙每斤却可以卖到10元以上,一亩地收入可达2万元。另外,每亩地每年1800元的土地流转金与打工收入,也让当地果农受益匪浅。
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下,宜都抓住“优质”这个柑橘精品化中的关键环节,采用“种植适度规模化、果园建设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等做法,加快形成资源与区位优势,实现优质优价。
在位于高坝洲镇八卦山的精品橘园,只见地上铺着白色反光膜,树上插着黄色杀虫板,树下挂着生物防治捕食螨。“精品橘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有100多项技术要点,生产出的精品蜜柑个大皮薄,糖分十足,每公斤售价近10元。”基地负责人何勇告诉记者。
这些变化,源于多年前的一次退货。2017年6月,湖北丰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橘子罐头被检出农残超标,遭到国外买家退货,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宜都迅速行动,向农户广泛宣传农残危害,并将被检测出的低毒农药多菌灵纳入本地禁用目录,要求农资经销商迅速下架。半年后抽检结果表明,多菌灵农残超标率由50%下降到5%。丰岛食品也再次越洋出海,抢回国外市场。
随后,一场以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转型在宜都全面铺开,一批标准化、精细化、绿色化农田管理模式得以推广。目前,宜都市已完成“七园三改六推”3.5万亩,建成精品果园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宜都蜜柑)标准化基地10.2万亩。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魅力,更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登堂入室的‘护身符’。”施春燕告诉记者,“调查显示,去年15个宜都精品果园示范点单产达每亩3000公斤以上,优质果品率达80%以上,商品果率达98%,亩产值8000元以上,比非精品果园亩均多增2000元以上。”
高品质农产品极大提升了品牌价值。其中,宜都蜜柑品牌价值达36.84亿元,居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17位。
龙头带动多链加持
在位于红花套镇的湖北丰岛食品有限公司,蒋章梅正在生产线上分拣果品。她有两个身份,果农和季节工。公司有订单时就过来干活,平时就在家种橘子。蒋章梅是种橘的“老把式”,“过去,我家每年都有一些柑橘因为个头、品相等达不到要求,无法作为鲜货销售。现在,在合作社帮扶下,这些柑橘被统一收购再转售给企业,使我们又多了一笔收入。”蒋章梅说。
在宜都,品相好的柑橘卖鲜货,品相次之的进入工厂深加工。湖北丰岛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食品罐头生产及出口。去年底,在柑橘罐头生产季,公司自主研发的柑橘智能分瓣技术,大幅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新鲜柑橘经过输送带进入智能分瓣生产线,很快变成一瓣瓣晶莹的橘瓣。
“我们引进了18台破皮机,又增加了14台智能分瓣机。去年销售量达1.8万吨,同比增长64%。”湖北丰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善周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收购柑橘、黄桃等水果4万多吨,解决2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季节性就业。
每到柑橘上市旺季,丰岛食品的“副产品”橘皮、橘渣就成了抢手货,外来收购的车辆经常排成长队,但这些“副产品”更多被运到仅一路之隔的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在这里,橘皮、橘渣经过晾晒、发酵等工艺,分别成为陈皮、橘醋,并衍生出20个产品,让柑橘身价倍增。
在刚刚过去的湖北省农博会上,该公司斩获3.2亿元订单,总经理杨春全告诉记者,“起初我们是卖鲜果,如今调味品成了主要产品,还被北京首农集团确定为六必居调味品生产基地”。
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成立于2005年,最初以柑橘种植和鲜果销售为主。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水果鲜销市场,很难突破这种单一产业模式的发展瓶颈。近年来,该公司投资10亿元建成全新生物科技园,深耕柑橘加工领域。经过品牌打造的优质蜜橘进入高端市场鲜销,不符合标准的果实经过分级后剥皮榨汁,生产柑橘醋、柑橘料酒系列产品,果渣则加工成柑橘酥、柑橘软糖等系列休闲食品,均在全国各大商超占据一席之地。“卖鲜果我们可能一斤只赚几分钱,但做深加工,柑橘的附加值增加了6倍至8倍。”杨春全说。如今,该公司每年可加工柑橘鲜果5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并努力实现食品级向医用级转型的蜕变。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柑橘产业链,实现了对柑橘的吃干榨尽。”宜都市市长夏明海说。
不仅仅是产业链,还有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近年来,宜都通过举办“宜才宜用 才聚宜都”等活动,每年选聘乡村振兴顾问近百人,成为招商引资、科技研发、农技推广、电商销售的生力军。
“过去普通柑橘一亩只有两三千元收入,如今新品种通过电商销售一亩可以卖一两万元。”高坝洲镇大战坡村村民廖贵玖喜上眉梢。该村党总支委员肖飞开展电商销售多年,创办的“老农婆”电商品牌颇有名气。4年前,她牵头成立合作社,建立“新品种+绿色+电商”模式,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服务,带动本村100余位村民销售农产品500多万元,实现利润收入200多万元。通过电商直营,目前宜都每年柑橘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带动发展农村电商2000多人,净收益为传统销售模式的5倍以上。
宜都还采取“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通过与橘农签订保底订单方式,引导橘农提升柑橘品质,打造精品名牌,提高收购价格,促进农民增收。2021年,宜都市柑橘产量64.355万吨,同比下降6.4%,但大宗价格同比上涨0.8元/公斤,实现减产增收。
一系列组合拳让土老憨、丰岛食品、正大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生机勃发,并带动形成了柑橘、茶叶、鲟鱼、生猪、小水果五大产业链,全市90%以上农户被纳入产业链条,每年带动农民增收超50亿元。
“三产”交融拓宽路径
种柑橘,发展第一产业;加工柑橘,促进第二产业;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柑橘公园”发展旅游业……宜都的柑橘产业正推动着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成为全要素、全产业的“甜蜜产业链”。
“将农业与工业、旅游业、信息产业、商贸服务业等有效联结起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宜昌市副市长、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看来,打造柑橘产业链离不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宜都地处北纬30度线,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是国家宽皮柑橘生产优势区域。有了柑橘精深加工作支撑,2015年,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又依托红花套镇、高坝洲镇两个柑橘产业核心区与柑橘种植区,打造国家柑橘公园。
根据规划,这一项目总投资24.9亿元,面积52.45平方公里,包含柑橘生态食品加工科技园区、柑橘精品种植示范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3个核心区,将分9个区域(村)建设示范园,其中标准园13460亩、精品园4266亩。
“这个公园不是圈地建休闲农庄,而是在这两个乡镇核心区布局了沿江柑橘精深加工二产核心区,同时还有柑橘标准化种植核心区、乡村旅游核心区。通过二产龙头企业带动接一连三。”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副总经理郑俊告诉记者,国家柑橘公园通过组织生产合作社、服务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股份、三合作”经营模式。作为二产加工业的主体——生产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将联合生产,签订保底订单,互相参股;一产种植业与三产服务业采取合作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合作社参股的新型运作模式,实现了生产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联结,推动了服务合作社的技术推广,也加快了农民从一产向三产的转型,促进观光采摘、电商、个人橘树承包认领和农家乐等多种新业态的发展。
“我们曾推出柑橘树认领活动,橘树的主人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橘树的生长情况和产量,也可以在闲暇时亲自照顾和采摘,实现‘云养橘’,反响极好。”郑俊说。
经过几年建设,柑橘公园柑橘文化体验中心已投入使用,将成为接待游客的重要窗口。宜都还高标准配套建设了2条贯穿柑橘公园的“四好农村路”,将青林古镇、大宋山风景区、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景点连成一线,成为市民游玩打卡新亮点。
为创建全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宜都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打造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划定了“红高”三产融合示范、“两溪两桥”乡村旅游等若干个乡村振兴片区。其中,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入选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宜都市电商产业园被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持续开展“茶乡女儿会”“桔子红了富乡亲”“桃花节”等品牌活动,乡村旅游人数突破380万人次。
如今,在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与国家柑橘公园双重拉动下,橘农就近在农技服务、采后处理、分拣包装、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岗位上就业,人均年收入逾3万元。柑橘公园10万亩园区内,清江岸边绿堤蜿蜒,亭台阁馆错落呈现,旅游人流接踵不绝,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就是要在发挥柑橘产业的农业经济价值上,挖掘生态价值、文化创意价值、休闲康养价值,带领橘农从1.0种橘子、2.0卖橘子、3.0加工橘子发展到‘赏橘园生态美景,住橘乡农家民宿,吃橘子特色美食,品橘颂历史文化’的宜都柑橘4.0时代,走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谭建国说。(柳洁 董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