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市闻 记者戴正聪) 8月12日,在浙江省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上,浙江全面启动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继续推动小微企业在更优资源环境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浙江省扎实推进第二轮“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全省小微企业成功实现质效提升、高质量发展,各方面指标均迈上新台阶。
浙江省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金名片,而小微企业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浙江经济最大的特色、亮点和底气所在。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自2015年开始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特别是2018年第二轮计划实施以来,小微企业创业活力明显提升,2020年末全省小微企业数量250.09万家,三年累计新增小微企业121.22万家,年均增长10.21%;每26个常住人口就拥有一家小微企业。规模效益明显提高,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小微企业总产值33381.7亿元、增加值7086.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75%、3.91%;全省小微企业外贸出口额达3417亿元,年均增长7.69%。创新水平明显增强,全省三年累计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3.81万家,年均增长27.26%;2020年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达127.16,比三年前增长9.24个百分点。管理模式明显改进,2020年末全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35.11%,企业中公司制占比89.90%,分别比三年前增长2.04、6.3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20年末全省小微企业中八大万亿重点产业占比31.45%;小微企业三次产业占比达1.30:26.39:72.31。抗风险能力明显加强,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但全省小微企业新增注册量成功实现V型反转,且今年延续了良好态势,超七成生产经营情况恢复甚至好于疫情前水平,超八成实现盈利。
政策创新,推动了小微企业总量规模持续增长。浙江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日办”、证照分离等系列政策举措,最大范围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三年来,全省小微企业总量从168万户增长至250万户,年均增幅22%以上;新增八大万亿小微企业33.6万家。不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升级工程,深入开展“雏鹰行动”“凤凰行动”,新增“个转企”7.85万家,股份公司7171家,上市公司105家,其中小微企业上市、挂牌数量均位于全国前列。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培育库建设,库内优质企业12万家,完成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32.5万人次,小微企业发展内生动能进一步增强。
科技支持,促进了小微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浙江连续组织开展“双倍增”行动,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创业。三年来,全省新增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产业小微企业13.2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3.81万家,发放科技创新券45.3亿元,累计建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38家,向小微企业开放科研设施和仪器16.78万台次,开放实验室服务28.94万批次,“浙里检”服务小微企业订单数达14.36万单。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累计服务企业4.57万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1250亿元、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833亿元。加强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378家,培训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实务人才1525人次,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金融支持,帮助小微企业发展赋能增效。浙江深入融资畅通工程,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年来,全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普惠小微金融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资进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4531.6亿元,特别是2020年以来推动央行抵息政策性资金精准直达小微企业,全年累计投放3319亿元,惠及小微市场主体28万户。疫情以来,扩大两项直达货币政策惠企覆盖面,全省地方法人银行为2343.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提供了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510亿元,金额均居全国第一。率先在全国建立授权、授信、尽职免责“三项清单”制度,建立“敢贷、愿贷”机制,创新开展“首贷户拓展三年行动”,2020年共有8.7万户从未有过贷款的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精准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疫情以来,各部门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扎实落实“五减”政策,认真贯彻中央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部署要求,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减免房租方面,全省国有企业共为4.66万户小微企业减租21.18亿元;非国有商品市场共为经营户减租10.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5%以上。减免税费方面,共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668.34亿元,同比增长70.07%;共为小微企业减免社保费用788.66亿元。检验检测费用减免方面,常态化开放实验室,服务企业11万批次;减免各类涉企检验检测费用2.27亿元。减免利息方面,2020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2018年下降84个基点。“两直”资金补助方面,全省共补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8.98万户,发放补助资金65.8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38.73万户、51.87亿元。此外,积极提升抗疫惠企政策知晓度,疫情期间共向全省273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送1165万条抗疫情稳发展政策干货。
2015年至2020年,浙江滚动实施两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上下同欲、各方协同,成功助力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链风险,叠加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影响,世界经济不平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地缘问题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基本集中在初级产品供应和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为明显,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未来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同时,小微企业长期以来仍存在技能人才、资金、营销资源不足等短板,仍面临厂房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压力,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部分行业小微企业仍未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盈利难度明显加大。
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政府决定制定出台《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以期继续推动小微企业在更优资源环境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新一轮计划主要目标包括小微企业体量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金融服务、发展要素五个方面的量化目标体系。重点任务包括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构建资源要素供给新体系、建设营商环境新高地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从小微企业研发创新、知识产权、质量管理、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造、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到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园区平台建设、人才培育、服务平台建设、市场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从整体方向上看,与前两轮计划相比,本轮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更强调小微企业内在的质效提升和外部要素供给保障,围绕效益、创新、人才、金融等维度提出了较多指标。从细分指标来看,与前两轮计划相比,本轮延续的是新增小微企业、新增工业小升规企业、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规下工业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主要是考虑到数量、体量的增长是实现“六保”“六稳”的必要前提;本轮完善的是在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仪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浙里检”服务订单数,在金融目标中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首贷户指标;本轮新增的是培育库小微企业、专利、小微企业劳动者培训等指标。
全力打造小微企业未来发展新优势,核心是提升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前两轮计划相比,本轮新提出的包括: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对高新技术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再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推动小微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争创“品字标”品牌,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多部门携手共建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培育库;深化小微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小微企业创建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促进小微企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省财政对网上国际性会展给予补助,推动各地对外贸小微企业网上参展予以适当补助。
全力构建小微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供给新体系,核心是畅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与前两轮计划相比,本轮新提出的包括:开展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户拓展三年行动和首贷户培育工作;加快推广贷款码,多途径帮助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以高新区为重点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增量扩面,鼓励开展知识产权金融保险业务和构建风险基金池;开展小微企业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多方资源合作共享的“小微通”综合服务云平台,鼓励各地建设个性化、特色化子项目。
全力建设营商环境新高地,核心是让浙江成为小微企业营商最佳省。与前两轮计划相比,本轮新提出的包括: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最大程度赋予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纳税等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推进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建设;深入推进转供电价格专项整治行动,推广应用“转供电费码”,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素成本负担;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继续实施普惠金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培育、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