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无小事。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以“学校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围绕“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食品营养与健康”“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素养”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应该说,近几年,从要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原则上采用自营方式供餐,到实行校长陪餐制,再到中小学禁设小卖部,多重举措下,校园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当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具体到校园食品安全来说,就是要让孩子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更要让他们“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不过,近年来,“三高”等慢性疾病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有所攀升。
究其原因,是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和缺少运动导致的。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膳食至关重要。现在,一些孩子常喝含糖饮料,暴饮暴食,再加上户外活动时间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多,增加了肥胖、近视的风险。《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至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
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扛起“责任”二字,让孩子们真正吃好每一餐饭,拥有更强健的体魄。
对学校来说,学生用餐环节多、链条长,应建立严谨、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从食品采购、进货查验、食品贮存,到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每个环节都应有详细规定,每个环节的管理都不能放松。
对食品企业来说,则应营造有序规范的生产、营销环境。特别是在产品开发、生产阶段,应结合青少年营养需求,在保证口味的前提下努力控制产品的油盐糖含量。
此外,还要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提高青少年的食品安全素养。不少孩子天生喜好多油高糖食物,对此,家长应更新养育观念和养育习惯,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白白胖胖”是健康的表现,经常给孩子喂食超过正常需要量的食物,这种错误的观念就需要纠正。(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