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农业

自己做的饭菜并非100%安全

2019-07-12 11:2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杜维言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食物的安全性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烹饪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刘少伟教授为您解答!

    哪些环节在烹饪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要使饮食营养科学合理化,人们管拥有“绿色食品材料”还远远不够,绿色食品还须科学烹调,因烹调加工时,假使方法步当,极易混进或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所谓的绿色原料造成污染,而且,此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的环节害很多,如:原料加工温度过低、时间过程、蛋白质烧煮过度、油温过高或考制食品、使用香料调料、色素不当、烹调生产者带菌都可能对烹调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产生影响。

20190712112455508.jpg

图片源于网络

    哪些过程对于控制烹饪中食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刘教授说:“烹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使恰当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讲,温度对生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大于50摄氏度,一般腐败微生物停止生长;60摄氏度以上时,微生物逐渐死亡;63~65摄氏度经30分钟或70摄氏度经5~10分钟,或85~90摄氏度经3分钟;100摄氏度经1分钟,微生物细胞就会被杀死。

    采用适当的火候烹制食品,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确保食物营养、色、香、味。如蔬菜烧制过程中维生素极易被破坏,因此温度不宜太高。

    大部分的蔬菜的最佳烹饪温度都在70~80摄氏度之间,如韭菜炒蛋最佳温度在70摄氏度,炒土豆最佳温度在80摄氏度,炒四季豆的最佳温度在88摄氏度等。

20190712112554498.jpg

图片源于网络

    烹饪过程中的高温可能会引起材料中生成毒性物质,原因是什么?

    刘教授说:“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制品产生很多有害成份,就如蛋白质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温度。通常在45~120摄氏度范围内原料的蛋白质处于正常的热变性状态,这种适度变性有利于人的消化吸收。但是一旦温度升高或者时间延长,就会使蛋白质变性进一步深入,蛋白质分子逐步脱水,断裂或者热降解,使蛋白质脱去氨基,并且,有可能与碳水化合物的羰基结合形成色素,发生非酶褐变,使食品的色泽加深。甚至在温度达到200摄氏度及以上温度且继续加热时,原料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完全分解并且焦化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特别是焦化蛋白中色氨酸产生的氨甲基衍生物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已有研究结果向人们指出烧煮、熏烤太过的蛋白质类食物也会造成体内缺钙。”

    淀粉类的食物也不适宜高温烹调,淀粉食品在温度高于120摄氏度情况下烧制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会引起人体出现嗜睡、情绪波动、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同时研究表明这是一种致癌物质。

    因此,刘少伟教授提醒大家,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但是同时也要注意食物是否做熟,确保杀灭食物中的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少伟)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