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解决食育问题对中国孩子未来成长是一个巨大的好事。食育包含养育和教育两层含义。其中,孩子、教师、家长三个对象在“育”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家长引导很关键。
陈立华举例说,过去条件不太好的时候,孩子没有获得家长过多的呵护,可能没那么健康,但是整体抗病能力和状态都比现在的孩子好。因为,现在养育孩子过程当中,不管孩子饿不饿,家长都会端着饭追着跑着去喂。原本,孩子饥饿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反射都没了。很多条件很好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是小胖墩,要么是豆芽菜。
谈到老师和学校在食育中的作用,陈立华认为,大部分孩子早餐和午餐都是在学校食用,早餐显得格外关键。早晨孩子苏醒以后,可能身体醒了,但是胃没有醒,这时候在家里未必吃的进去早餐,坐车到学校,胃慢慢被叫醒,然后再吃早餐是比较科学的,但是这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惑,这项工作对老师提出较高要求,在吃饭之前批评孩子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特别不健康的。
陈立华介绍,关于食育,很多的国家都已经开设了食品科学课,比如说要让孩子们知道营养、过敏源,如何吃得科学以及尊重素食主义者。食育实际上是非常全面的教育,所以开启的这个食育研讨会,对于未来整个家庭、社会、学校、孩子个体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陈立华表示,解决校园饭菜质量问题,不止是校园陪餐制的落实,更要在饭菜质量、食品科学、食品安全等方面下功夫。由于学校老师、校长在饮食营养搭配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对饮食的判断仅停留在好吃与否、荤素搭配是否合理上。受限于知识面,老师们无法准确判断食物热量,以及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配比是否科学。所以推广食育知识进校园非常好,由专业的人士为孩子们的饭菜餐谱合理配比保驾护航,能够真正实现在学校里让孩子们吃到科学的营养餐,为推动孩子们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