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食用菌生产基地,一朵朵香菇撑开菌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清香,工人忙着采菇、搬运、入库。
水尾镇林地资源丰富,坝区土地充足,年均气温15.8℃,雨量充沛,是培育食用菌的天然“大棚”。2018年,水尾镇引进贵州思淼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新场村率先发展香菇产业,示范带动做标杆。
目前,新场村建成温室大棚39个,生产菌棒30多万棒,平均日产量达3000斤以上。
“今天,预计采菇6000多斤,销往湖南省怀化市。”新场村党支部书记黄俊榜介绍,基地香菇每棒年产值6.75元,全年实现200余万元收入。
据悉,水尾镇按照“一菌两基地”规划,目前,新场村、长坪村2个大棚香菇种植基地共建成大棚222个,种植香菇300万棒;同时,开发建设林下灰树花菌100亩,种植菌棒40万棒;两类食用菌可实现年纯利润557万元以上。
量变引起质变。水尾镇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逐步打破传统农业模式,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引领食用菌产业快速集聚发展。
“全镇建成日产菌棒1.6万棒加工厂房1个、1500立方米存储冷库1座、深加工厂房1个,配备日烘烤量3吨烘烤设备3套、管理及销售用房1个,并依托专业技术进行深加工,做成干品、香菇脆等系列产品上市,形成产、供、销利益共同体,让香菇产业成为真正的惠民产业。”水尾镇党委书记尚仁平介绍。
一朵朵食用菌撑起致富伞,山村变成“园区”,农户变成种植大户、工人。大家通过食用菌产业鼓足了“钱袋子”,参与热情高涨。
新场村食用菌种植大户李艳丽从2018年开始跟着村里发展香菇种植,今年又迎来采收旺季,目前,已经采收9万多斤,收入20多万元,全部采完预计纯收入有60多万元。
水尾镇党委书记尚仁平介绍,目前,全镇已带动3个村级合作社、30余户农民发展食用菌。去年累计解决就业5000余人次,共计发放劳务工资40余万元。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今年,水尾镇紧紧抓住建设产业兴旺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全镇将以企业为技术支撑力量,以村级合作社为组织保障,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基础,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走深走实食用菌产业,把食用菌打造成地标性产品。”尚仁平说。(余欢 吴国明 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