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冰葡萄酒” 小酒种大市场

2020-06-03 14:1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张慧
摘要:冰葡萄酒因其成本高、产量小而备受高层次消费者追捧,我国新疆伊珠葡萄酒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生产冰葡萄酒的企业,自主研究生产了冰红、冰白两种冰葡萄酒,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记者颜志华 在中国葡萄酒市场成熟的今天,市面又出现一款新酒,“冰葡萄酒”(以下简称冰酒)。何为“冰葡萄酒”?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了解“冰葡萄酒”。记者来到中国冰酒之乡新疆伊珠葡萄酒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邹新山,总工方金并参观考察”冰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

董事长总经理邹新山告诉记者:”冰葡萄酒”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中的极品。原材料成本很高,产量极小,因而,即便是在国外,冰酒的价格也一样令人咋舌的高端饮品,酿造冰葡萄酒所用的葡萄属于陆地栽培品种,成熟后先不采摘,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冰冻、日照、脱水,浓缩了浆果中的糖、酸等精华成分,直至冬季到来,在冰雪严寒中,而且必须是在太阳初升之前,完成采收工作,最后再经厂家超低温发酵而成。冰酒具有口感香甜浓醇,品质高贵的特点,是高层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性。

酿造冰酒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很多葡萄酒产区虽然能生产高质量的干型葡萄酒或普通甜型葡萄酒,但其生态条件要么冬季不够寒冷、要么冬季太寒冷或者太干燥而无法实现冰酒的酿造。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等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都因为冬季气温不够低无法使葡萄结冰而无法酿造冰酒。即使德国,也经常遇到葡萄无法结冰而只能做成普通的晚采葡萄酒的无奈,更有甚者遇到槽糕的年份整个葡萄园甚至会颗粒无收。目前,海外只有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进行冰酒的酿造,而且产量非常稀少。

在我国,唯有新疆地区可以达到这苛刻的生产条件,新疆伊珠葡萄酒有限公司是也是该自治区唯一生产冰葡萄酒的企业。经过多次探索研究试验,研究试验,2005年开发研制出“伊珠冰白、冰红葡萄酒”,产品投放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2005年9月在乌洽会上荣获新产品开发奖。2006年4月 “伊珠”冰白、冰红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上双双荣获金奖。伊珠冰葡萄酒采用的是在伊犁河谷生长到11月份的冰葡萄为原料,价值稀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伊珠冰葡萄酒又被称为“可以带走的新疆”。每一个来新疆的人,无法带走新疆雪山的奇美,无法带走新疆草原之美,也无法带走新疆异域的风情,但是一瓶伊珠冰葡萄酒不仅让您品尝到了冰葡萄酒的甘甜,更让您品味到新疆大自然的奇迹。

总工方金称:冰酒的酿造工艺复杂对于酿造工艺的要求堪称苛刻。主要有三大难点:压榨取汁难、启动发酵难、结束发酵难。酿造冰酒风险极大酿造冰酒是一个 “听天由命”的过程,风险从后熟过程就已经开始。挂在枝头的葡萄要面对自然脱落的损失、鸟兽昆虫的侵害、-8C的.礼...如果年份不好,冰葡萄可能颗粒无收。自 然条件的苛刻和等待葡萄酒结冰过程中的巨大风险,是冰酒产品稀少和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但当芳香四溢、清纯香甜酒液让你每一个感官细胞得到充分愉悦的时候,你酒会发现所有的等待和冒险都是值得的。

冰酒主要分为红冰酒和白冰酒两种。白冰酒的特点:选用薇黛( VIDAL)葡萄种-8C精工酿制而成的白冰酒,色如琥珀,口味疫甜融合浑然天成,口感丰满细腻含有特有的迷人果味芳香素有“液体黄金”之称。红冰酒的特点:选用薇黛(VIDAL) 葡萄种-8C精工酿制而成的红冰酒呈深宝石红色,入口圆润、甘甜、清新的感觉,疫度饱满;沁人心脾的果香,回味悠长有一种持久稳重的味道。

伊珠冰红葡萄酒,采用每年11月以后在- 10C时采收的冰葡萄,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保留了独特的天然水果香味,是葡萄酒中的“极品”,作为餐后的一种甜饮,回味无穷。

据有关专家测定,冰酒的营养成分里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数十种酶和氨基酸,有养颜、美容、保健等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酿。据说全世界只有奥地利、德国以及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地方出产冰酒。酿造冰酒的葡萄必须满足在-8C的自然条件下、挂枝霜冻1个月以上的条件。由于生产方式独特,产量稀少,这种酒的价钱也比较贵,国际上又叫作“液体黄金”。新疆伊珠葡萄酒公司自主研究生产了冰红、冰白两种冰葡萄酒,填补了冰酒国内生产的空白,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