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端稳自己的饭碗,装满自己的粮食,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大幅度上涨,国内粮价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虽然依托完善的储备体系,国内粮价涨幅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但是境外输入性风险日益增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外生变量日益复杂已是不争事实。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需要,也是保障涉粮产业安全的需要,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以及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新疆是我国农业大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资源优势。但也有远离国内粮食主要产区,跨区调运粮食运距远、成本高的先天不足,要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必须时刻树立粮食安全“自给自足”的思维意识,也只有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供给绝对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才有稳固基础。
近年来,全区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误农时推进各项粮食生产措施落地落实,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已连续多年实现增产丰收,以面粉为代表的优质粮食产品也已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擦亮了新疆优质粮食的特色招牌。
可以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区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阶段。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国内资源环境与粮食供需状况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均已发生重大历史性变化的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不应单纯以“产量”论英雄,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从政策、科技、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软实力”,让粮食安全具备“硬根基”。
要进一步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承担起抓好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政治责任。用好各类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积极建立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努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特别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问题,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加快选育推广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推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共同提升转变,实现产粮有根基、增粮有支撑。还要做好产业化文章,强化延链、补链、壮链,持续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粮食加工逐步由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特色产品转变,不断提高粮食产业附加值和全产业抗风险能力,让更多粮农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增产又增收,实现粮食从生产到市场的全环节安全。(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