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食三片姜,赛过人参汤。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曾与生姜结缘。他在《东坡杂记》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靠生姜延年益寿的方子。
白居易也曾在杭州做官,他写过一首诗,里面也提到了杭州的生姜: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诗中的“红姜带紫芽”,大概率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南方小种姜中的“佼佼者”——杭州临平小林黄姜。
小林嫩姜脆嫩鲜香
只在夏季很短时间销售
小林,原本是京杭大运河临平段一处郊野,有古籍记载,这里的百姓从唐朝起便广植生姜。
小林老街的会龙古桥上,还有一幅石刻楹联,上面记载着千帆交错的小林乡,各路客商沿京杭大运河顺水而下,来此地从事生姜贸易的繁华景象。
当地人熟练掌握了生姜的窖藏技术,小林黄姜在本地菜场一年四季有售。有一种姜,只在夏季很短的时间里限量销售,就是脆嫩鲜香、做醋泡姜无敌爽口的小林嫩姜。
不过,收了嫩姜,农民下一年就没有老姜卖了,所以夏天卖嫩姜的人总是特别少。
当地有位农场主名叫徐建荣,这两年通过设施大棚和喷滴灌水肥一体技术,把露地栽培小林黄姜嫩姜的采收期大大提前:原本到7月中旬才能上市的嫩姜,最早5月中旬就可以上市。
今年,由于早春气温持续偏低,大棚嫩姜采收期推迟了一个月。
7月份嫩姜大量上市
价格蛮实惠
徐建荣的农场有80亩大棚生姜,200亩露地生姜。这么多地一个人打理不过来,去年开始,他就跟当地人一起,在生姜大棚搞起“承包责任制”生产,让想种姜但没有地种的原住民能回归田园。
姜种和农资由徐建荣提供,田间的种植管理由当地人负责。如果风调雨顺,大棚丰产,一般一亩地的收益能达到15000元,一个人一般都能管到10亩大棚,那样年收入就是15万元。
前几天,记者顶着烈日去徐建荣地里拍阿姨们拔姜。
为了拔完嫩姜还有老姜可以收,徐建荣的生姜采用密植法种植。原本一亩地栽3000块种姜的密度,现在提高一倍,拔姜时要间拔,拔一棵留一棵,夏天每亩地能收3000棵嫩姜,冬天还能再收3000棵老姜。进入7月,露地嫩姜大量上市,收购价格7~8元/斤。
嫩姜吃法简单
姜母是特别金贵的副产品
当地人吃嫩姜,一般就是做醋泡姜配早饭吃,做法也很简单。
生姜洗净切片,用盐腌渍2-3小时洗净,然后倒入米醋和酱油的混合液,喜欢甜口的可以加点糖,腌渍过夜,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吃了。
生姜是用种姜种的,拔嫩姜的时候还有个特别金贵的副产品,那就是姜母。
姜母颜色暗黄,没有嫩姜鲜亮光洁,但这块小小种姜正是上一年栽培的老姜,经过冬天窖藏和春天催芽播种后,在拔姜的时候才会带上来。
姜母数量很少,因为容易在地下腐烂。中医上,姜母可炮制入药。民间做姜母茶工序繁琐,要先把姜母去皮切丝,还要九蒸九晒,做好的茶,长得有点像迷你版的萝卜干。
过两天,“青春版”小林黄姜即将在杭城各大商超上架,喜欢的朋友醋泡姜做起来吧。(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