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中,商贩们正忙着招徕来往的市民,在这其中就有着陈姐吆喝的身影。各地积极响应号召,杜绝餐饮浪费,而在金砂东门市场经营着一家小菜摊的商贩陈姐也向记者透露,顾客买菜分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进货量。“平时进的货有时会太多,难免会有一些菜卖不出去,一般会带回家自己吃,但是放太久有些菜会不新鲜、烂掉,特别心疼”,陈姐说,现在大家都在响应节约粮食的号召,买的菜少了些,不像以前那样铺张浪费,自己在进货时也会相应减少进货量。
“生意还是会受到一点影响的,不过再也不会出现一大堆卖不出去的菜烂掉的情况,心情好了许多”,陈姐脸上带着质朴、乐观的笑,一边说着一边给前来买菜的老主顾张女士装菜。市民张女士住在附近,经常在陈姐这儿买菜回家做饭。“这是刚刚买的鱼;这是在熟食店里买的猪肉;还有在陈姐这儿买的菜”,市民张女士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一家三口准备的晚餐,“三个人这些菜其实就够了,这不是响应节约的号召嘛,正好改改平日里浪费的坏习惯”,张女士对记者说,平时自己买菜做饭有时会多买一些,因为家里孩子还在长身体,就给他准备了许多禽类和炖品,但到最后这些炖品也只是喝了一半就被倒掉,造成很大的浪费。张女士虽然感觉很心疼,但念头一闪而过也就没有考虑太多。
在这次节约粮食的号召下,张女士认识到这些浪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现在买的菜比之前少一些,如果还是太多就放在冰箱里下一顿再吃,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太多东西浪费了,盘子基本都是光的,”张女士笑着说。在保证营养和口味的前提下,适量减少一部分菜的分量,不仅孩子不会觉得太多而吃不下,就连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也少了许多。“之前因为疫情,公筷开始普及,我们家把这个习惯坚持到了现在,我觉得好的习惯是要坚持的,而不是让它只流行一段时间就消失不见,”张女士说道。即使如今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用公筷也应该成为习惯,而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该得到响应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