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天门市九真工业园小李乡味坊工作间,老板李军波双手在键盘上飞舞,忙着处理网络订单。一旁的仓库内,工人们正将慈菇等产品称重、打包、装车,大小不一的快递盒堆成小山。
李军波是天门市九真镇九真村人,早年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做网络销售。2015年底,随着“淘宝下乡”浪潮,李军波回乡创业。
九真镇水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天门境内最大的张家湖,还有石家湖、沿湖、小湖等。沿湖村庄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慈菇、荸荠、莲藕、水芋、水芹、茭白、芡实、野菱等水产品,是天门有名的“水八仙”。
“慈菇因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天门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年菜’。”李军波说,自己在浙江时经常想念“这一口”,奈何没有购买途径。
“仅天门籍在外人士就是数十万人,即使一人一元钱的生意也是可观的。”看准这一商机,李军波注册“小李乡味坊”做起特色农产品电商。
田间采摘“水八仙”
一年卖出700万元
小李乡味坊网店上线运行时正是慈菇上市的季节,一推出就很火爆。但还未来得及享受喜悦,李军波很快遇到问题:农产品有独特的季节性,慈菇刚做成爆款,就断货了。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慈菇采摘收获季,过季无法供应。一旦断供,客户容易流失。
李军波四处寻找,终于在华西农商城租到冷库,第二年,将收来的慈菇冰鲜冷藏,实现慈菇卖全年。
渐渐地,小李乡味坊不仅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也有了较为稳定的货源。小李乡味坊在九真有2000多亩订单种植基地,覆盖10多个村500多农户。
杜场村12组村民李想宝种了一辈子地,以前卖菜都是肩挑手提,最远只到过天门城区及周边乡镇。如今,只需要将农产品送到指定地点,就能远销全国各地。
“以前慈菇一斤才卖1块5左右,现在一斤能卖4块。家门口就能卖,价格也好。”九真村农户代中平看到不愁卖,开始改种慈菇,当年就见收益。
6年间,小李乡味坊已在各大平台开设8家网店,销售品种从最初的10多种增加到30多种。每年销售收入以两位数增长,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
带动规模种植
九真村一块20余亩的池塘里,新鲜莲蓬已被采摘一空,仅有零星几个散落枝头。这块地是李军波2019年开始尝试的“试验田”。
“去年受疫情影响效益不明显,但今年亩产达6000元左右。”李军波说,等种植技术成熟后将扩大种植规模。
当年小李乡味坊做电商时,天门市电商企业屈指可数。如今,九真镇做农产品电商的就有几十家。激烈竞争之下,市场越做越大,货源越来越紧张。
稳定的货源是基础。围绕电商产业发展,九真镇推进“水八仙”产业示范带建设,按照产业规划,沿张家大湖周边张庙、龙背、陆岭、杜场等村建设“水八仙”标准化种植示范带2000亩,带动全镇“水八仙”面积发展到2万亩以上。
电商做的是口碑,关键要有好产品。李军波说,虽然销售额逐年增长,但利润却越来越薄。究其原因,卖的还是“原料”,产品附加值为零。
炒米是当下一款网红产品,湖南等地已将其加工成拆袋即食的休闲零食,产值以亿元计。在天门虽也是爆款,但仍是半成品,需用开水冲泡才能食用。
此前有湖南企业到天门考察炒米代工事项,但因达不到对方产品要求,只好作罢。
去年,李军波在浙江、江苏等地多次考察农产品深加工事项,正筹建农产品加工厂,比如慈菇可加工成慈菇片、卤慈菇等休闲食品。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同步注册商标,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采访结束时,小李乡味坊的打单机还在一张连一张“吐出”订单,贴有天门“标签”的莲藕、炒米、荸荠、麦芽糖麻叶子、甜洋姜等特产,顺着“网线”进入千家万户。(张茜 邓慧遐 付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