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黔西市绿化乡石桐社区被红绿两色点亮了丰收图景。山坡上,一个个紫红色的李子压弯枝头,清甜的果香让前来采摘的村民和游客喜上眉梢。
2015年前,这样的丰收场景可看不到。那时的石桐社区甚至绿化乡正被石漠化这一顽疾制约,找不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出路。村民们编出顺口溜: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苞谷,哄饱肚皮不赚钱。
多次调研后绿化乡把破题的关键放在了复绿上。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脆红李成为被首个引进种植的果树品种。
2015年,绿化乡在石旮旯地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000亩脆红李试验基地。2018年,首批种植的脆红李进入丰产期。由于口感脆甜,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种植脆红李的村民越来越多。脆红李成为该乡治理石漠化“法宝”,也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朱德贵是石桐社区第一批种植脆红李的农户,2015年,他将自家20亩地全部种上脆红李,丰产后,亩产值6000元以上。
为拓宽脆红李的销售渠道,绿化乡曾举办“脆红李采摘节”,吸引了游客前来游玩采摘。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推广脆红李。如今,这里的脆红李已远销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不愁销的脆红李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如今绿化乡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当地的石漠化率也从2015年的48.8%下降到现在的10%。“我们制定的销售计划是一级果进商超,二级果进农贸,三级果进酒厂,3500余亩已挂果的脆红李正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绿化乡党委书记谭政说。
为延伸脆红李产业链条,绿化乡引进了贵州溪源果酒有限公司,将鲜果通过现代工艺制作发酵成果酒,提升脆红李附加值。目前,贵州溪源果酒有限公司绿化乡生产点共有22个储存罐,可储存近56吨的果酒。仅2020年,该公司绿化乡生产点出售果酒9万多斤,优良的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刘凤 翟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