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19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于5月1日发布。方案提出,2019年通过各地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参与行动养殖企业使用兽药总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20%以上。
水产养殖用药对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等至关重要。记者在《方案》中看到,其要求各市针对本地主养品种(鲈、石斑鱼、美国红鱼、罗非鱼、鳗鲡、草鱼、鲢、鳙等),重点预防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烂尾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爱德华氏菌病、链球菌病、水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等的发生,尽量减少所在产区高耐药率水产用抗生素的使用。
同时,《方案》还通过苗种使用、控制病害、精准用药、生态养殖和日常管理五大方面,细化了具体工作内容和做法,并用数据设定范围及方向,明确了行动的目标。
具体来说,在使用优质苗种方面,《方案》要求主管部门组织做好水产种苗产地检疫工作。2019年计划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60万元,扶持30个县(市)区开展水产种苗产地检疫工作,控制放养水产种苗质量,从源头控制病害发生,降低滥用药风险。
在控制病害发生方面,《方案》要求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预报测报工作。2019年计划在全省设立常规监测点295个,分布于全省19个地级以上市、83个县(区),监测养殖面积13万亩以上,其中淡水养殖面积11.5万亩以上,海水养殖面积约1.5万亩。监测养殖种类30种。
在依法用药方面,将开展罗非鱼的链球菌和乌鳢的气单胞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在粤西和珠三角罗非鱼主产区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探索适合广东省主产区罗非鱼和乌鳢养殖用药抗菌谱,及时指导养殖户对症用药,以达到减少用药。
在推广生态养殖方面,以生态循环、质量安全、集约高效、节能减排为导向,集成和示范推广一批用药量少、质量可控、操作简便、适宜推广的用药减量技术模式。并计划在湛江市和汕尾市开展2期防灾减灾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全省各级机构举办普法宣传、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规范用药等培训,培训目标1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万份以上。
在日常管理方面,《方案》要求主管部门指导养殖企业自身加强养殖管理,健全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从苗种质量、养殖环境、水质监测、密度控制、病害防治、兽药使用、产品检测等贯穿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完善水产养殖生产和用药记录制度。地方各级渔业行政以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大养殖生产的监管力度,监督投入品规范使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药行为。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APP、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传播绿色防控技术和规范用药知识,提高行动的公众认知度、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