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无鸡不成宴。长期以来,人们对鸡肉的偏爱,让肉鸡养殖成为乡村振兴中很多村庄发展产业的选择之一。
仲春时节,行走在昔日的贫困村万年县陈营镇石鼓村,只见占地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基地里,看护房、仓库、储粪场、压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3万只白羽鸡采用封闭笼养方式,正茁壮成长。别小看了这个年产15万只白羽肉鸡的养殖项目,它承载着石鼓村乡村振兴的梦想。
脱贫攻坚期间,石鼓村依靠离城市近的地域优势,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种植了20多亩大棚蔬菜。刚开始,效益不错,除了帮村集体增收,还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2017年,石鼓村顺利脱贫。渐渐地,问题来了,合作社由不懂市场的村干部管理,有时市场需求旺盛,可菜没种出来;等蔬菜上市,市场又变了,没有销路,蔬菜种植日益亏损。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石鼓村意识到产业发展,不能再走原来不懂市场的老路。
经过大量调研,在原帮扶单位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的指导下,石鼓村决定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运营,发展白羽肉食鸡养殖项目。由江西勇君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石鼓村弘仁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脱贫户三方共同出资,其中:公司出资36万元,占股30%;合作社出资48万元,占股40%;脱贫户按2000元/股的形式进行认购,集资36万元,占股30%。合作社负责管理,企业负责销售,产生收益按比例分成。合作社将把不低于60%的收益用于开发公益性扶贫专岗,或对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脱贫户进行收益分配,其余部分则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果一旦出现亏损,脱贫户出资部分将由企业完全兜底。“引进了专门的企业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就吃下了定心丸。”石鼓村党总支书记方平说。
3月初,肉鸡养殖基地正式投产。负责基地日常管理的是36岁的脱贫户方爱腾,虽然肢体残疾,但他身残志坚,靠着养土鸡、鸭、鹅成功脱贫。听到村里要建大型养殖基地,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元,入股了10%。方爱腾说:“我把基地当自己家,一定努力把鸡养好。”
对于未来,石鼓村充满了希望。村第一书记胡循挚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按2019年市场行情计算,一只肉鸡成本约为12.2元,收购价为15元/只,以95%成活率计算,一年养5批15万只鸡的收益将达40万元。他说:“有这样一个坚实的产业作基础,乡村振兴一定可以实现。”(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