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季节,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濂坑村2900多亩稻田平整壮观,一条条机耕道通向田野深处,农机作业在田间畅通无阻。随着最后一辆卡车在高标准农田边装满稻谷运向镇上的稻谷烘干厂,村民曾宪林种植的180亩水稻完成了2021年的收割。
谷岗乡谷岗村农户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优质水稻 黄煜 摄
“田整平了、路修宽了、水渠修好了,大型机械能直接开到田里,现在一天能收割40亩稻子。”54岁的曾宪林是濂坑村的种粮大户,连续6年承包种植180亩水稻。今年种粮,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自从高标准农田改造后,曾宪林购置了耕田机、收割机、捆秸秆机等农机。通过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今年他的水稻亩均产量达750公斤,比去年提高了100公斤左右,仅此一项增加收益达10万元。尝到了机械化种粮的甜头,曾宪林准备明年扩大种植面积。
在乐安,宜机化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改变了农民以往“肩扛手割”的局面,也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2017年以来,乐安县共投入3.747亿元,采取EPC模式,开展项目区“田长制”管护试点,集中连片开展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2.49万亩,从而解决了该县耕地碎片化、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生产运输难、无产业入驻、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
往年,龚坊镇的土地比较零散,生产不方便,很难流转出去。改造后,这里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吸引了外地新型经营主体的投资目光。如今,土地成了香饽饽,不仅流转费高了,而且还带来了就业机会,专职“田管员”应运而生,农民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
“今年我都不用下田,跟收割机老板和烘干厂老板讲好价钱就行了。”59岁的陈子星同样是种粮大户,今年承包了110亩水稻,共收割了8万公斤稻谷,纯收入达7万元。而在往年,受耕地条件限制,他只种了20亩稻田。
“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是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也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基础保障。”乐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说,该县推行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等紧密结合。
为防止高标准农田出现重建轻管局面,乐安县财政专门安排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专项资金59.541万元,配备了管护员198名,建立了管护长效机制。今年,全面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陈慧婷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