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论坛

南通市严查向未成年人低俗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

2022-05-20 11:45:52来源:南通日报编辑:邢丹
摘要:时下,一些零食制造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设计低俗包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从源头上严厉查处生产厂家的食品低俗营销行为,又要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的检查力度,严查向未成年人低俗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

  

时下,一些零食制造商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在包装上下工夫,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但有些低俗不堪,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近日,启东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无底线营销食品违法案件。据报道,这些标有“蛋疼含片”“老司机含片”“七层呵护卫生棉花糖”等低俗名称或包装的糖果,明显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低俗营销食品。这些低俗营销食品无疑已严重危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厉打击发布恶搞、低俗以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广告行为。这说明,打击食品低俗营销行为已是势在必行。

打击食品低俗营销行为还需多方发力。首先,监管要发力。市场监管、消保委、食安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从源头上严厉查处生产厂家的食品低俗营销行为,又要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的检查力度,依法依规查处面向未成年人低俗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其次,法律要发力。相关执法部门应对食品低俗营销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甚至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其三,家长要发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购买到了低俗营销食品,就应积极主动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让低俗营销食品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其没有销售市场。

同时,经营者也要发力。经营者要本着合法经营的理念,自觉抵制低俗营销食品,做到不采购、不贮存、不销售包装或标签标识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让低俗营销食品入市无门。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加大对低俗营销食品违法典型案例曝光的力度,增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经营者的自律意识以及全社会的监督意识,让食品低俗营销行为无处遁形。(廖卫芳)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