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弘扬节俭饮食美德?

2021-04-20 14:03:1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节俭饮食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无论中西,节俭的饮食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崇尚节俭的饮食生活是中国古人一贯追求的饮食理念和生活方式,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坚守的消费理念,节俭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饮食奢靡之风不仅造成资源巨大浪费,而且彻底摧毁人类的生态依托,还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甚至导致政权的颠覆和国家的灭亡。所以,历朝历代英明的执政者都吸取了夏、商两代灭亡的历史教训而大力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

几千年来,节俭的传统美德经久不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几乎是所有国家和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奢靡、浪费、暴食暴饮等则成为人们共同谴责的对象,尤其在中西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有阐释和教导。

早在商代时先哲们就提出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的观点,最早将节俭与道德联系起来。儒、墨、道等各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儒家讲:“奢则不孙,简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在奢与俭之间选择了俭。

墨家坚持“节用为民”、“量腹而食”的主张。墨子从贫民百姓的立场出发强调应节制贵族们奢靡无度的生活,以此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他说:“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道家强调“见素抱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节制欲望,只有节制欲望、过节俭的生活才能知足常乐,因而老子把“俭”作为其三宝之一,其目的就是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

中国传统的节俭思想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治家的道德规范。《颜氏家训》就将儒家的节俭理念确定为治家规范。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家训》中说:“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等等。勤俭持家是中国历史上传世家训的基本内容,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实节俭饮食是一种生活观念,一种美德,不是节衣缩食,而是有度的限制,即儒家讲的“俭不违礼”、“俭者不夺人”。奢与俭之间应达到“过犹不及”即中庸状态。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饮食消费观念,量入为出,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的饮食只有建立在适度、执中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也才符合伦理要求。

西方近代的重商主义也反对各种形式的浪费以及从国外输入奢侈品,这是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视角来论证其崇尚节俭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亚当·斯密继承了这一价值取向,并提出了“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的观点,他不仅主张个人要节俭,而且还主张政府公共开支也要坚持节俭的原则,认为政府的消费行为比个人对国家的影响更大。

这些阐释和教导对于我们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流行于其他国家的AA制也使节俭变为现实,因为AA制既简单又达到了聚餐的目的,谁也不欠谁的人情,也不存在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而且吃的是自己的钱,有谁会愿意浪费?

节俭不仅是中国人一贯坚持的原则,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是古人崇尚的传统美德,即使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依然不会忘记这一道德要求。

因此,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应借鉴中国传统优秀资源和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时下人们的饮食特点和饮食追求,倡导节俭的饮食伦理观念,努力形成文明的社会饮食风尚。

当然,现代社会所倡导节俭的饮食生活,是在肯定人们的基本饮食需求正当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基本饮食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节俭一点、理性一点。

这种节俭的饮食生活“不是回到原始落后的生活,不是严重物质匮乏下的节衣缩食,更不是贫困、苦难和无奈的生活,而是用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它是一种明朗而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繁华过后更趋成熟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处世哲学”。

也就是说要用理性的态度去杜绝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奢侈,使人们的饮食行为回归本真的目的。即以安全、营养与健康为其终极价值目标,排除一些附加值的干扰和影响,达到物尽其用,使有限的资源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用,改变我们以往以数量来判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与生活幸福的思维定式。

我们在建设文明社会的今天更应弘扬传统节俭饮食的美德,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更好地弘扬我国节俭的传统美德。(据《饮食伦理——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下》)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