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寓教于乐开设“农庄课程”

2020-06-08 13:2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四川省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专门为同学们安排了特别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扛起锄头”“下地种田”,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探索万物生长的奥秘,体验“校园农场”的乐趣。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 今年的春天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同学们不能像往年一样参加各种集会活动。四川省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专门为同学们安排了特别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扛起锄头”“下地种田”,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探索万物生长的奥秘,体验“校园农场”的乐趣……

春耕又踏青,真人版“开心农场”让学生在“玩”中学。5月,三原外国语学校初2019级14个班的学生在学校生物老师、后勤部的指导下,从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角度,创设黄瓜园、辣椒园、茄子园、四季豆园等种植基地。所有种植均是利用生物课进行,同学们积极参与除草、铲地、种植、养护等过程,观察记录幼苗不同生长周期的变化和不同作物的生长条件探究。

不会锄地,不会种苗,没有种植经验,都没有关系!学校后勤部参与协助,所有生物老师悉心教导,在“玩”中学习,瞧同学们多开心!

据了解,“农庄课程”是每年深受三原学子欢迎的“保留项目”,从2016年开始,三原外国语学校就开始挖掘、开发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经过思考和研究,曾成彬校长“看中了”学校占地300余亩的校园,开发了“种植”“捕鱼”等“农场课程”。

在三原外国语学校,学生春天种藕;夏天采莲蓬,荷花盛开时节的夜晚,在三原湖畔讲《荷塘月色》;美术课时,可把课堂搬到户外,老师带着学生在湖边画荷花;生物课上,老师可在三原湖边介绍荷花的种植及根茎叶的生长。秋天,学生们下湖采莲藕,体验劳动的乐趣;冬天下湖捕鱼……

“学校将‘农庄课程’与教学相结合,让课堂走向室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里,学生解锁的不仅仅是捕鱼、采藕的技能,更是习惯的培养与精神的孕育,培养他们‘认真’的习惯,发扬热爱劳动、坚持不懈、团结协作、懂得感恩的精神。”三原外国语学校校长曾成彬表示,学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让课程不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而是通过亲近自然、解锁自然,培养学生的日常习惯、责任担当、解决问题、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学校为学子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而真实的空间与平台。”

在劳动中成长,三原外国语学校重视学科课程整合寓教于乐。比如语文课的观察日记习作,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种植一株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美术老师带领学生收集校园的落叶完成一幅漂亮的树叶贴画,既美化了校园,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数学课堂上,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起了跳蚤市场,让学生在购物中体验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功能作用,还能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制作钟面,在模仿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

校园“农庄课程”,还融入了心理的元素,借由心理园艺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对班级农庄的设计和创作,唤起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体验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生命历程。在大自然中刺激孩子们的“五感”体验,充分开发除视觉以外的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借助团体的动力、利用投射等心理元素让参与者更好地看到自己,看见自己在人际的互动中的模式,体验园艺活动的美好感受。

不仅如此,在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指导下,从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安排、组织了一系列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劳动、体验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热爱劳动。

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三原外国语学校除了在课程表中安排劳动教育,还要求全体教师整合学科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劳动价值等教育。(邱天)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