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正加快落实大豆扩种计划。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大部呈较好态势,有利于大豆扩种。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区域呈现出气候适宜度提高态势,包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以及辽宁大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何亮介绍,大豆是一种喜温又耐冷凉的作物,一般大于10℃活动积温在1900摄氏度·日以上、无霜期大于110天,基本就可以种植大豆。大豆需水量较多,生育期需水大致400毫米左右。
最新气候态(1991年至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年至2010年)数据相比,东北地区大部积温是增加的,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增加26摄氏度·日至65摄氏度·日,最高增加182摄氏度·日。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最近30年生长季平均霜冻日数减少1至3天,辽宁等地变化不大。
降水和日照方面,虽有增有减,但总体是增多于减。
目前,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黑龙江西部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吉林西部包括白城、松原、四平,以及辽宁大部大豆种植适宜度均有相对提高,即东北地区的西部区域;东北地区东部,如黑龙江佳木斯、哈尔滨、绥化、牡丹江,吉林延边、吉林市、长春市等区域虽生育期内日照时数有所降低,但总体依然是大豆种植适宜区域。
何亮特意强调,气候变化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了,所以,还要对极端性、突发性气象灾害提早进行防备。今年扩种大豆里面有一条措施是“水改旱、稻改豆”,这些区域一般都地势低洼,今年的气候预测黑龙江等地降水将偏多,要提前做好排涝除湿准备,防范夏秋湿涝灾害。
同时,在积温增加背景下,东北各地可根据墒情适当早播,同一积温带也可适当采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