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记者从贵阳市乌当区了解到,该区以“四个转变”为抓手,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带试点建设,完成全省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示范区8200亩的建设任务,形成“羊百线”“羊新线”1.28万余亩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带,为逐步实现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有序衔接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据统计,2021年1月至9月,乌当区农业总产值完成28.05亿元,同比增长9.3%;农业增加值16.6亿元,同比增长7.8%。
聚焦土地增值,推动耕地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变。乌当区在3个乡镇14个村科学规划建设2.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出台《乌当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兑现乌当区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产业发展10条措施的工作方案》等,细化土地碎片化治理、种植产业布局、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等“1+10”文件,确保示范带建设政策措施保障有力有效。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引进贵阳市农投集团下属金地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对3500亩“旱改水”项目进行包装,向金融机构融资到位资金1.97亿元,全面破解项目资金难题。目前,示范带内有效灌溉率、道路通达率、土地流转率、新型经营主体覆盖率、良种良法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平均亩产值将达到1.2万元以上,有效提升土地价值。
聚焦农业增效,推动产业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变。乌当区紧紧围绕菜篮子、果盘子、茶园子、药坝子、花仙子和生态养殖“5 1”主导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探索“果—茶—蔬”“果—蔬”“果—药”等套种模式,已在农业产业示范带中规划调整“蔬果药花茶”等产业6200余亩,投产后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已选(培)育10余个适宜优良果蔬品种在示范带种植推广,改造提升低效果园2600亩,农作物绿色防控率达46%,“两品一标”农产品新增3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幅达21%,具有乌当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聚焦农民增收,推动收益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乌当区以农业示范带建设为纽带,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探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效共存”的利益共同体,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引进贵爽农投、四川万芝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投资;优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通过土地租赁、订单合同、股份合作、返租倒包等模式,以每年每亩550元至800元的租赁价格拨付农户、每年每亩20元的分红拨付村集体,并将村集体收入80%的净收益滚动用于土地碎片化治理和“三农”发展,20%分红给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百宜镇百宜村、羊昌镇平坝村等创建富美乡村、精品农庄示范点,完善“种植—采摘—品鲜—观光—住宿”产业全链条。今年5月至7月避暑季,位于示范带区域的羊昌村、平坝村、甲岗村共接待来自重庆、湖南、广西等地避暑游客1000余人,仅食宿就为当地农户增收600余万元。
聚焦农村增美,推动环境无序化向宜居化转变。乌当区以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带与农村风貌相协调、与山地旅游相融合、与农村环境相提升,有效促进农村宜居宜游宜业。坚持产业示范带同“百园百品”并行打造,推动产业变景观、园区变景区,形成“一带多园”“以园促带”的发展格局,不断丰富偏坡“原味小镇”、羊昌“花画小镇”、百宜“五彩小镇”、新堡“体旅小镇”等特色小镇业态,实现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创建、“厕所革命”、畜禽粪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15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乡村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有序。1月至9月,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次808.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08亿元,同比增长28.95%。(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