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姜堰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导向,推动形成优质稻麦、设施蔬果、特种水产和循环畜禽四个十亿元级产业。”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国斌介绍。近年来,姜堰区坚持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壮大主导产业,实现姜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项目支撑,延伸稻米产业链条
姜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202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93.95万亩,粮食产量达46.3万吨。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优良地方品种,“姜堰大米”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标志认证,“江苏好大米”金奖等荣誉,并于2019年正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为精准推动优质稻麦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姜堰大米”品牌,姜堰区先后实施了农水大米加工一期工程、米制品生产线项目等稻米精深加工项目,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
“农水大米加工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夏北村,新建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学明介绍,该项目由江苏农水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实施,总投资1.1亿元,目前大米加工车间主体建设已经结束,正在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据悉,该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10万吨大米。
在姜堰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由雅巢(江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米制品生产线项目就坐落于此。“一楼主要生产手抓饼,二楼是紫米糕,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项目负责人李计全介绍,该项目是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开拓优质米产品市场化经营的一次大胆尝试。
科学规划项目,集聚渔业产业效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依水而生的姜堰人民用簖布阵捕蟹已有千年历史。“簖,是一种用竹枝或苇秆编成的栅栏渔具,农人将其竖于水中截留鱼蟹,由于簖阵高出水面,只有个头大、力量足的螃蟹才能爬过去,故名簖蟹。”姜堰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孙潜介绍,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名单中,“溱湖簖蟹”榜上有名。
在溱潼镇冯庄渔业园提档升级项目施工现场,一座崭新的渔事文化展示大厅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冯庄村党委书记吴亚东介绍:“文化展示大厅主要用于介绍溱湖簖蟹的悠久历史、簖蟹知识科普、开展互动交流等,建成后将成为溱湖簖蟹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是游客寓教于游的不二选择。”近年来,姜堰区先后实施了冯庄渔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冯庄渔业园提档升级项目、“溱湖簖蟹”地标品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形成了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澳洲小龙虾繁育技术、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等5大技术体系,配套建设了簖蟹生产基地、交易市场、加工工厂、物流中心等,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由江苏浩翔富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位于姜堰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主要建设鱼圆鱼饼、香辣蟹、小龙虾生产线,依托互联网,年销售可达2000万元。
重视项目引领,打造设施蔬果基地
大安芦笋、鱼饼虾球、桥头香菇……近年来,姜堰区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致力于打造长三角优质蔬菜直供基地,抢滩城市餐桌,目前各类优质果蔬订单率已达60%以上。
在白米镇白米村,白米蔬菜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一期建设占地100亩,建设标准大棚60个。”白米村农技人员刘金军介绍,建成后主要种植丝瓜、青菜、豆角、空心菜、南瓜等蔬菜,销往南京、上海等城市。
“第一批草莓苗8月底已经栽下,预计11月可以采摘,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项目负责人余丽娟介绍说,在蒋垛镇盐大村,近千亩的草莓大棚已经全部建设完毕。目前,盐大草莓园已经和鑫荣懋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周边200多名农户实现增收。(马超 李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