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过去印象中,生产环境脏乱差、设备破旧简陋似乎是食品小作坊的代名词。然而,前不久,当笔者经过更衣、洗手、风淋消毒后,走进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纯唛食品厂生产加工操作间,看到整洁的环境、洁净的烘焙器具、规范的操作流程,不敢相信眼前是一家生产糕点的小作坊。
“我原来是现做现卖糕点的,在市场监管人员的指导下,今年6月份投资30多万元扩大规模,才有了这家小作坊。”纯唛食品厂负责人沙荣说。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将“扶持培育食品小作坊”作为监管为民促发展的具体实践行动,坚持服务先行,提供事前介入、因户施策、精细指导服务,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标准为基础,研制帮扶升级改造规划,引导食品小作坊规范发展。
“食品小作坊的特点是规模小、面积小,进入门槛低,我们坚持让经营户用最小的成本建设最标准的车间。”该局食品生产监管科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全市像纯唛食品厂这样的小作坊已有200多家,通过自建出厂检验实验室、改造升级加工车间就能实现提档升级。
为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该局制定了十堰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生产场所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辅材料采购管理、生产加工过程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成品出厂销售管理等6项基本制度,规范黄酒、糕点、豆腐等各类食品小作坊生产行为。
同时,该局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全省首推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纳入食品生产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食品类别、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状况、信用档案记录等因素,将全市小作坊评定划分为4个等级标准,强化对小作坊风险隐患排查。
“食品安全有了保障,销售渠道也打开了。”沙荣欣喜地说,很多企业、单位食堂经过实地考察当场签下订单。目前,生产出的糕点已成功进入市内多家高校食堂、商店销售,原来每天销售额3000多元,现在每天销售额近万元。
该局把食品小作坊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积极创新小作坊监管模式,全力推行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集中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食品小作坊。采取“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方法,在房县、郧县培育壮大了一大批黄酒加工主体,破解了小作坊黄酒难以在商超、线上、省外销售的瓶颈。去年房县黄酒产业全产业链年产销值达21亿元。目前,丹江口市26家豆制品小作坊联盟已初具规模;张湾区黄龙镇回龙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其石磨面粉集中生产加工项目正准备“跨鞍上马”。
在十堰市伏龙山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笔者远远看见院内一辆大货车正在装运500箱黑木耳和香菇,这7吨多的食用菌将从上海港发往意大利。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前身也是一家小作坊,目前开发生产食用菌、山野菜、茶叶、干果等农副土特产品6大类90多个品种,出口到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开始我们在住宅区租用了600多平方米的仓库,靠人工分拣包装销售,现在全是自动化设备、标准化包装,取得了QS、ISO9001∶22000、HALAL等国内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出口报关免检通过。”该公司董事长朱伟回忆起创业时的情景,对市场监管部门心存感激,他说有职能部门的监管、指导、帮扶,小作坊也能舞出创业大梦想。(王波 李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