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科技

水稻与病原菌“斗智斗勇”的生存之道被科研团队发现

2021-10-14 17:19来源:六盘水日报编辑:钟艳平
摘要: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往往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为了既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又能保障高产稳产,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团队深入研究,发现水稻与病原菌“斗智斗勇”的聪明生存之道。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是保障我国粮食高产稳产的一个关键,但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往往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难以高产。

为了既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又能保障高产稳产,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团队经过15年不懈追踪,最新发现水稻与病原菌“斗智斗勇”的聪明生存之道。这一重要发现为设计新的抗病基因、开发高产抗病水稻提供了新的思路。9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

据何祖华研究员介绍,这一研究最新发现水稻的“钙离子感应子ROD1”,是一个新的植物免疫抑制中枢。当没有病原菌侵染时,ROD1可将水稻的基础免疫维持在较低水平,以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但当遭遇病原菌侵染时,水稻就进化出免疫激发新途径:通过降解ROD1,减弱其功能,从而保证植物在抵御病原菌时,产生有效的防卫反应,不至于迅速发病枯死,并能繁殖后代。

研究还发现,病原菌和水稻长期处于“斗智斗勇”的协调进化过程中。稻瘟病菌是一个高明的“伪装者”,能进化出模拟ROD1结构的毒性蛋白,在植物体内“盗用”ROD1的免疫抑制途径,达到侵染水稻的目的。而水稻由于无法逃避病原菌的侵染,进化出“带菌共存”的策略:通过适当减弱抗病能力,来保证自己继续生长繁殖,将抗病性与繁殖力维持在相对平衡的水平。

目前,何祖华研究团队正进一步挖掘ROD1的育种应用价值。他们通过对3000多种不同水稻品种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ROD1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可以影响其抗性和地理分布,地理不同,抗病性也不一样。此外,还发现ROD1的功能在禾谷类作物中是保守的,从而提出通过编辑或操纵这类新的感病基因,可以实现广谱抗病的新策略。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最新研究不仅为设计新的抗病基因、开发高产抗病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也拓宽了人们对于作物抗病性基础理论的认知,对促进我国“绿色育种”等农业科学发展、提升国际前沿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