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黑木耳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毛湾村致富的保障。截至目前,该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务工400余人次,共发放务工补贴26000余元。
4月18日,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朵朵黑木耳整齐地排列在菌棒上,肥厚光亮,长势旺盛,村民们正在进行今年的第5次采摘,现场一片繁忙。黑木耳种植已成为该村致富的保障。
“这次预计采摘鲜菇1万余公斤,晒干有1000公斤。按照每公斤50元到60元价格算,产值预计6万余元。”毛湾村党支部书记杨胜金介绍说。
毛湾村所处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条件闭塞,导致产业发展存在桎梏,村集体经济薄弱,曾是贫困村。
2020年9月,毛湾村在帮扶单位黔东南州银保监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近18万余元,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组织模式,组建岑巩县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发展黑木耳产业。
“我们的黑木耳是订单式种植,不愁销路。现在村里找到了适合发展的产业,加上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都有保障,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杨胜金说。
自黑木耳产业发展以来,从土地整理、摆放菌棒到采摘,让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截至目前,该产业共覆盖建档立卡户67户,带动村民务工400余人次,共发放务工补贴26000余元。
“村里面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不用外出就能务工挣钱,贴补家用。工资都是现结,我一天可以赚100多元钱。”毛湾村村民刘志英高兴地说。
“在黑木耳采摘期,基地每天需要10多位工人,一天发放务工费1000余元。”杨胜金说。
今年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毛湾村为扩大种植基地规模,正规划修建木耳晾晒房,这既有效保证木耳顺利烘干,也能保证木耳不因天气因素而影响成品质量。
“随着木耳采收量的增加,为了提升晾晒能力,我们将在5月初建设一处600多平方米的晾晒房,增加烘干设备。预计建成后能晾晒5000公斤左右木耳。”杨胜金说。(封琼 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