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江门市出台了《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设产业园、培育经营主体等12条措施。这12条措施可谓条条“干货”。有了政策的支持,接下来就是要加快落实。在笔者看来,发展侨都预制菜产业,做到两个字很关键,即快和稳。
首先要做到快。预制菜具备重复性消费的属性,强者恒强在这个行业会体现得特别明显,优势企业不仅会维持存量市场份额,还会占据新增的市场份额。这一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如我们去超市购买牙膏、酱油等商品,总会挑选自己用过的。同理,预制菜也一样,只要消费者品尝过、觉得好,那么下一次就会选择继续购买。目前预制菜产业属于“蓝海市场”,因此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规模优势,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成本优势、品牌优势,这样增量市场也就唾手可得。笔者注意到,目前不少省份已经在发力预制菜产业,如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了预制菜升级的发展方向;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成立预制菜委员会;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于今年2月在诸城发起成立。江门市周边的佛山、肇庆、东莞等城市也正摩拳擦掌,准备在预制菜产业大展拳脚。站在新的起跑线,江门市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从研发、加工、销售、配送等环节入手,让侨都预制菜尽早占据更多人的餐桌。
然后要做到稳。一方面要守住食品安全这条底线。近年来,从地沟油、瘦肉精到土坑酸菜,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触动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也影响着企业的存亡。侨都预制菜要发展壮大,就一定要注重食品安全。企业要加强自律,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监管部门要充实监管力量、配齐监管装备、提升监管水平,用严监管、严处罚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呵护侨都预制菜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快与稳相辅相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先尽快站稳广东市场,才能着手开拓全国市场。食品产业,始终有众口难调的问题。就拿鸭来说,全国各地就有不同的做法,如上海八宝鸭、南京盐水鸭、泉州姜母鸭、东莞白沙油鸭、常德酱板鸭,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北京全聚德烤鸭。然而,纵然是全聚德这样的“中华老字号”,扩张之路也并不容易,在深圳、汕头、成都、杭州、南京五个城市接连失败,使南下变成“难下”。可见,一个地方的美食要“走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侨都预制菜要打有准备之仗,在做好广东市场的前提下,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以及新口味的开发,开启全国化之路。 (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