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落实“党政同责”,防风险、严监管、惠民生、促发展,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监管基础持续夯实,共治格局逐步形成,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至88.9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连续7年获评“A”等级。
实施系列提升工程 全面促进质量发展
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质量提升工程。合肥市经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了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良好管理规范;全市165户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ISO22000、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工程,编制发布全国首家智能制造地方标准,连续3年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改造顶层设计和诊断服务。
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合肥市贯彻落实国家、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意见,以学校幼儿园食堂、大型餐饮等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全市共有13024家餐饮服务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其中1957家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全市创建小餐饮示范街62条、小餐饮示范店3451家。
实施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工程。合肥市制定了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标准,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完成349家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先后建设了2个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供热供汽,统一废水处理,统一食品安全管理。
推动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合肥市从2018年开始启动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提档升级工作,连续3年将其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事项,出台《合肥市城区菜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8—2025年)》《合肥市城区示范性菜市场设置与管理标准(试行)》,推进菜市场改造建设和日常管理升级。截至目前,城区菜市场共改造升级82家,拆除重建16家,关闭转型13家,新建36家。
强化政府监管能力 提升社会共治水平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合肥市举办县区局轮训班,组织全市市场监管所所长参加轮训,提升食品安全业务水平;将食品安全纳入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性技能培训;组建市级专业化职业化食品检查队伍。
增加投入,强化抽检监测。合肥市逐年加大食品安全抽检经费投入力度,市食安办统筹推进全市抽检任务,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检验量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全市共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50751批次,食品检验量达到6.3批次/千人。发布年度《合肥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报告》和《合肥市食品安全抽检白皮书》,召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和专题风险会商会议,全面梳理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点,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广泛开展宣传,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共打造创城宣传长廊45条,市级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6家、宣传站266家;连续4年开展“关注食药安全·关爱大众健康”社区公益行活动,评选出“食安合肥”宣传大使;连续7年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团体竞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常态化开展食药安全大讲堂、“你送我检”、公众开放日等各类活动。
创新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站,夯实食品安全管理基础。合肥市自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站建设,制定了工作站建设标准,明确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日常管理要求,强化绩效考核。目前全市已创建食品安全工作站51家,其中验收合格33家。
推进社会监督,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定期汇总公示食品安全行政许可、处罚及抽检等信息公告,设置食品安全监管规则专栏,发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检查标准和消费提醒;组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社会监督、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纳入对县区食品安全考核。
整合食药数据资源 开发“四员”巡查系统
合肥市启动建设食品药品风险管理业务系统项目(一期),建成后将有效整合食药基础数据资源,推动实现农业、商务等部门及各企业追溯系统互联互通,对接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合肥在大型商场实施“餐饮安全码”红、黄、绿码动态智慧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动态评价系统,切实解决复工复产期间餐饮安全问题。
合肥市创新开发使用食品安全“四员”智慧巡查系统,实现基层食品安全“四员”日常巡查“实时查,实时传,实时展”,排查隐患自动分级,做到闭环管理。(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