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下旬,九台区其塔木镇上百公顷水田里,挂起了“白灯笼”,雄性二化螟成虫被成功诱杀。诱捕器和赤眼蜂等生物防治在九台区17个乡、镇、街道得到有效推广。
11月,其塔木吉林省星海农民联合社生产的大米,连续3年被认证为“绿色食品”,以最低12元1斤的价格,销往北京、深圳等地。
今年以来,我省以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为抓手,深入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在全国率先应用,粮食生产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强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指导服务。突出农业绿色生产,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及时印发了《全省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指导意见》和《全省2019年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指导意见》。重点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五转变”,即:单一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传统植保机械向高效植保机械转变,落后施药技术向精准施药技术转变,常规农药向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转变。
——大力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投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开展水稻性信息素诱控、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重大病虫害飞防作业试点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400万亩以上。通过项目带动,全省实现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2000万亩以上,其中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在全国率先应用。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90万亩,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在伊通等8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初步完成了16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工作。初步测算,全省农药、化肥使用量今年可继续实现负增长,绿色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探索示范稻鱼综合种养技术。2017年至2019年,在白城市、吉林市、永吉县等地建立核心示范区13处,累计推广实施稻鱼综合种养面积182万亩,亩均综合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稳粮增收、渔稻互促、绿色生态”,为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扎实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全省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进一步加大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力度,共实施作业面积1100余万亩。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调查监测与预报。今年全省各级植保部门共计发布预报预警360期以上,为病虫害及时预警、精准施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着力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评审出39家企业生产的70个产品列入2019年吉林省重点试验示范推广农药、植保机械及绿色减药控害产品目录,指导各地加大对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高效植保机械及绿色减药控害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培育吉林省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服务联盟。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数量已达到1000余个,日作业能力达到370万亩,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孙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