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力量真是强大,光是保鲜技术的突破,今年就为我们公司带来了50余万元的额外收益。保鲜技术的提升是我们蓝莓果农的福音。”算起今年的丰收账,黔东南州麻江县睿林蓝莓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宁打开了话匣子。
许宁种植蓝莓已有10年,现种有500亩蓝莓。“蓝莓保存的时间很短,导致多果季节价格便宜。现在用了新的保鲜技术,延长了蓝莓销售货架期。除平时售卖外,我们今年还储存了30吨鲜果,用来错季节售卖,利润提升了不少。”许宁介绍。
蓝莓销售货架期的延长直接促进了鲜果利润的大幅提升,蓝莓种植户效益翻倍。
“这背后的关键一招是保鲜技术的突破。”麻江县蓝莓中心主任龙晓波介绍,“得益于早熟品种的选育和保鲜技术的突破,现在,麻江蓝莓从5月起陆续上市,直至9月底结束,延迟退市近两个月。”
据了解,有20多年种植历史的麻江蓝莓,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麻江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近8万亩,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一段时间里,蓝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品种多而杂,鲜果集中上市导致好果子卖不出好价钱。
“保鲜技术成熟之前,蓝莓鲜果销售货架期只有3天到5天。一到盛果期,价格就被压得很低,过了那几天,价格再高也拿不出鲜果了。”许宁说。
要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市场对麻江蓝莓保鲜技术发出挑战。
几年前,麻江就与贵州科学院共建蓝莓产业工程技术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贵阳学院等开展技术合作,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到麻江开展技术指导。2015年,贵阳学院王瑞、曹森、吉宁等组成专业研究团队在麻江攻克了蓝莓保鲜技术难关,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技术通过采前品质提升、自发气调包装、保鲜剂联合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在果采前品质调控、标准化采摘、采后储运及商品化处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有效将蓝莓鲜果保鲜期延长至60天。”王瑞介绍。
“与之前采来了就放冷库的传统保鲜观念不同。我们是在坐果以后到成熟期期间,喷施三次有机钙肥,提高蓝莓果实的硬度,增强它的耐贮性。采摘的时候也有讲究,果上有水,手上有汗都不行,这些都会造成霉菌生长。”许宁说,“相对于传统的气调贮藏,现在这个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而且成本降低60%以上。”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麻江县被广泛应用,并推广到了四川、云南、安徽等地。
“麻江县已经建成容量5千吨的冷库,这不仅可以统一麻江蓝莓的质量标准,还可以错峰销售和跨区域销售,提升产业效益。”龙晓波说。
在科研攻关方面,麻江县继续加大投入,开展优质丰产栽培提质增效工作。目前,该县蓝莓达到丰产树亩产400公斤以上,示范基地亩产800公斤以上。
品牌地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麻江县已形成集蓝莓育苗、种植加工、冷链贮运、电子商务、市场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麻江县“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全力推进蓝莓原料加工交易中心、蓝莓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蓝莓全产业信息交易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的蓝莓产业多功能融合发展示范区。(余光燕 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