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本报两会记者李涛 郭敏)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保障产业的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蒋小松代表建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出台《畜禽种业促进条例》。
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动物育种与遗传学专业的蒋小松代表,始终将目光聚焦于畜禽种业状况,对我国当前畜禽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着深刻的认知:一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措施,严重制约了畜禽种业的规范化发展。由于法规的缺位,相关研发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等从业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政府、研发机构和企业不能形成稳固的创新合力和发展动力,导致畜禽种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和竞争实力提高进展十分缓慢。二是育种创新支撑薄弱,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由于在育种科研组织模式、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与转移转化机制上长期缺乏可操作性的统筹管理办法,科技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科研力量极其分散,研发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低水平重复,而协同创新使各方利益和成果难以有效得到保障,育种材料、共性技术成果不能有效交流共享,严重制约优异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利用。三是对畜禽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目前,对畜禽育种创新人才激励、金融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政策扶持上缺乏硬性规定和配套措施,难以激发创新活力,导致育种企业的基础资源、技术储备和创新人才等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知识产权确权、运用和保护力度还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畜禽育种的良性发展,育种企业实力总体不强。
蒋小松代表认为,畜禽种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国家战略基础性产业和核心任务。同时,畜禽种业创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和源头。为此,蒋小松代表建议国务院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尽早出台《畜禽种业促进条例》。明确畜禽育种发展的相关管理体制、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发展规划、功能定位、职责职能、投入保障、评价体系和监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禽种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促进我国畜禽育种的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蒋小松代表表示,通过规范管理和完善政策措施,才能够提升畜禽种业地位,加快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创新合力,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种业公司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育种跨国领航企业集团和研发中心,继而增强畜禽育种的国际竞争力,抢占种业创新制高点,全面参与全球畜禽资源的配置,推进我国由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向畜禽种业强国迈进。最终,保障国家畜产品安全和有效供给,实现“中国畜禽”主要用“中国种”的目标。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蒋小松履职的第四年。所到之处,他都会详细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痛点”,以让自己的履职更“接地气”。“今年我提出了11件建议,包括《尽快出台畜禽种业促进条例》《推进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增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系统预算》《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等建议。”蒋小松代表表示。
蒋小松代表认为,中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因地制宜,需要解决“源头问题”:一是率先推动中小农户“现代化”;二是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三是打好农业科技发展“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