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农业农村部委托,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金山镇官洼社区,对由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团队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楚粳54号”进行现场实收测产,“楚粳54号”再次获得平均亩产954.9公斤的高产。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多名专家对“楚粳54号”的产量、穗粒结构、米质进行了肯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博士冯宇鹏表示:“‘楚粳54号’连续两年在不同生态地点、不同年份的百亩方示范测产产量都不错,验证了该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随后可以按照《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进行超级稻新品种申报,希望成为继‘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之后的云南省第四个超级稻品种。‘楚粳54号’的育成,对楚雄州乃至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品种选用提供了新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专家团队开始了“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长期以来,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今,团队育成经省级审定合格的“楚粳”品种39个,有6个品种被评为全国、云南省粳型优质米品种,特别是超级稻选育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培育了“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云南省仅有的3个超级稻品种,实现了云南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为支撑“高原粮仓”作出了贡献。
长期以来,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团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邓友成、李开斌、阮文忠等一批水稻育种专家始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千万锤成一器”的执着,敢于突破技术瓶颈,对标种业一流先进,全力攻关种业“卡脖子”技术,不断提高育种技术水平。今年6月24日,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团队选育的“楚粳48号”全票通过国家审定,实现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
近几年来,由于“楚粳”系列水稻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有5个品种先后入选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育成品种不仅在云南省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在川、黔、藏毗邻地区也广泛种植,部分品种还引种到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推广种植“楚粳”新品种约占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的80%,楚粳良种现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系列品种。
目前,楚雄州高原粳稻育种团队现有育种专家8人,团队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兴滇人才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全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科技进步奖33项。
“我院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的战略目标,紧扣现代水稻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以优质、高产、绿色为目标,坚持技术创新,加快育种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转型,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融合传统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不断选育出农民愿种、市场认可、适应性广的优良食味新品种,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助推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楚雄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阮文忠表示。(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