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粮油

夯实食品工业根基 提升应对突发风险能力

2020-01-31 11:0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孙兆娟
摘要:疫情当前,全国在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的蔓延。在这个非常时期,我国的食品市场总体供应充足,食品工业也为这次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来我们要通过更加重视食品行业发展的安全性、提升“老年食品”功能等措施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车前进今年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对人民生活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目前各项防控措施正有力有序开展。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确保老百姓健康的民生产业。目前,我国14亿人口每天大约需要消费20亿公斤的各类不同食品。虽然当下处于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但全国食品市场总体上供应充足,价格较为平稳,大量优质食品源源不绝地供应疫区,我国强大的食品工业为抗击此次疫情并将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饮食需求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且也是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基本保障。此次疫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对食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工业必须更加有效地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持之以恒的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坚持不懈地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风险防控能力。

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性,努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初步的研究证实,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可能源自于食用野生动物,虽然属于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但本质的根源就在于极少数人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没有深刻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的高风险性与高危害性,为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创造了条件。野生动物非法加工成食品,故从广义上分析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仍然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范畴。疫情的爆发再次充分说明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是关乎国家根本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当前,我国食品工业已进入以“安全与健康”为导向的深度转型期,食品安全是行业的价值核心和产业根基,来不得任何一点点马虎,全体生产经营主体必须严守第一责任,否则后患无穷,一旦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将祸国殃民。

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食品”功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最易感染的是老年人,尤其是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老年群体,这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有直接关系。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9%,预计2030年将突破25%,2050年达到30%,中国已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导致老年人患病致死比重偏高凸显了为老年群体提供营养与健康食品的重要性。因此,现实与未来客观上需要食品工业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重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长细胞生存期、增强内分泌机能等方面,加快开发营养功能食品、特殊医用配方食品等新型“老年食品”。

推进肉类替代化,开发更多的安全健康与营养食品。SARS源于食用带有致命病毒的果子狸而引发的,冠状病毒的源头也是食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多种新新型传染病,例如亨德拉、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等,都和动物有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刻不容缓。此次疫情将会带来人们饮食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巨大转变,健康、安全、环保的饮食观念必将深入人心。为降低人们饮食对于肉类的过分依赖,有效切断动物与人之间的疾病传染途径,应大力鼓励以新型植物蛋白素肉为主“人造肉”等新产品,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口感、气味、营养成分与动物肉类制品相一致。目前,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等跨国食品公司以及我国的上市公司双塔食品已经推出各自的“人造肉”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得到了大众的公认,这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推进产业集聚化,打造城市群外圈层食品产业集群。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格局推动我国传统粗放的城镇化向一体化、集群式、集约型的城镇化转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等城市群必然是人口、资源要素以及经济活动持续加速集中的地区。因此,未来一旦再次发生诸如类似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突发事件仍最有可能首先在大型城市群地区爆发。目前,我国的大型城市群地区由于产业转型及城市布局调整,原有的食品工业加速向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食品工业表现出典型的离心化趋势,肉类加工、乳制品等产业已经呈现出高度的分散性。围绕城市群发展和应对重大社会风险需要,未来应有序推进食品产业向城市群外围层集中,依托城市群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周边原料资源,打造外圈层食品产业集群。

加快产业智能化,加速“机器换人”步伐。我国食品工业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生产、包装、分拣、设备检测等环节,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我国生猪屠宰场60%以上依然为手工屠宰场。一旦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一方面,传统人工方式必然带来工人的集聚,可能带来病毒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人工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影响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对食品供给的有效需求。同时,个性化的食品需求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应抓紧推进工业机器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围绕食品包装、码垛、分拣、加工等各个生产过程,加快建设智能化、数字化食品工厂,鼓励智能制造服务商为各类食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

推动企业大型化,打造全球“食品巨头”。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占食品企业总量比重不足5%,我国食品工业规模化水平虽然不断进步,但食品工业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一旦发生诸如类似于冠状病毒疫情等突发事件,由于联防联控的需要,很多中小企业及小作坊难以进行正式生产,而大企业标准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比较高,食品生产受突发性事件的影响不大,抵抗风险较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但本土却没有一家食品企业能够跻身世界前十强,应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资本运营,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收购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向世界级食品巨头进军,进一步夯实企业应当突发风险能力。

提升冷链物流便捷化,强化配套服务有效供给。在抗击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行动中,冷链物流对保障武汉等重点区域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药品有效供给起到了重大作用,我国冷链物流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仍然相当滞后。2015年,我国果蔬、肉业、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41%,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随着人们生鲜食品的消费占比日益提高,冷链物流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应对重大社会风险等方面作用进一步显现,应加快推进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整体服务质量和流通效率。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警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食品工业是民心产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通过每一次突发事件的考验,我们就能够深刻发现食品工业变革导向,积极推进食品工业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