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肉畜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共同织牢社会安全保护屏障

2020-01-30 15:2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李玥
摘要: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源头疑似食用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大量病毒的携带体,非法交易会引发食品安全风险,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不仅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屏障。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牵动国人的神经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科学防治,全力展开疫情防控阻击战。然而,给中国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带来极其严重后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源自于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与食用。初步的研究表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源头之一可能是华南海鲜市场,病毒的源头疑似食用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野生动物是大量病毒的携带体,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不仅仅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多样性的需要,对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意义更是重大。

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产生的严重后果

从已有的科学研究的结论分析,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将产生如此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破坏了社会大众的伦理逻辑。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具有很强的竞争性与排他性,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破坏了社会大众的伦理逻辑,降低社会大众的伦理效用。拒绝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基本要求,也关乎伦理问题的选择。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动物福利越来越关注。人们对动物福利的认知始于伦理认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不符合人们的道德与情感诉求。由于野生动物的质量安全性相对于福利友好动物产品较低,消费者个体从消费野生动物产品中获得的个体效用相对降低。

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人类和生态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靠生物链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造成生物链失衡。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连接,野生动物的减少会破坏食物链,导致其他野生动物的退化、灭绝或者爆发式繁衍。物质运动规律及生物进化的证据表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便很难再恢复到原貌,即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存在不可逆性。

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会引发食品安全风险。野生动物是大量病毒的携带体,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与食用将导致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甚至导致疫病传染的发生。目前,现代医学所认知的人类传染性疾病中,超过60%的疾病来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餐桌上的野生动物大都非法获得而没有经过检疫。并且野生动物常常被毒饵猎杀并以不卫生的方式运输、销售,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可能会使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等传染病源在人类之间传播,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加大了疫病传染的可能性。

严禁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对确保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从已有的认知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来分析,严禁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对确保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是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随着人们对传染疾病溯源研究的深入,发现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如埃博拉病毒源于非洲东部的类人猿,SARS源于蝙蝠。野生动物源性疫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具有人与动物相互传播的特点,人类捕杀、吃食野生动物加大了人类与病毒的接触几率,也助推了疫病的传播。因此,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不仅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屏障。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资料显示,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许多野生动物也深受其害。多数野生动物不具备分解污染物的能力,污染物长期积存体内,人们食用后极易导致慢性中毒。此外,许多动物体内存在着内源性毒性物质,盲目食用也会对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因此,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是降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对自身负责的体现。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是尊重动物福利的体现。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其他各种资源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野生动物也拥有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的权利。科学证明,只有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才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人类发展史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因此我们也应该以一种文明的方式对待与人类一样具有悲喜感受的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与严禁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的建议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便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与条例,但是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灰色产业链依旧存在。重大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对野生动物自身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了极大的挑战,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严防今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重大的传染性疾病,保护野生动物与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已刻不容缓。

营造保护野生动物社会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野生动物虽然行之有效,但更重要的是要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根植到公众心中,因此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非常关键。建议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微信等媒体大力倡导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向群众发放保护野生动物宣传资料,大力营造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意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

设立完善的监督平台与举报机制。监督平台是政府相关部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和窗口,可以促进抵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工作社会化、全民化。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离不开民众的广泛监督。建议各省市设立监督平台,鼓励公众积极举报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社会各界凡是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热线电话或平台进行举报,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阻止非法行为。

加大打击惩处力度。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各地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经营场所,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建议各地各相关部门严格检查目前市场上交易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状况,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以及餐馆的非法经营,尤其是名为驯养,实则交易的行为。

野生动物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保护、善待野生动物就是保护、善待自己。因此,必须认真对待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将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上升到社会层面看待和处理,从公共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加强和提升野生动物管理利用水平。(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王建华)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