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茶业

一片茶叶折射美好生活

2021-03-24 09:00:15来源:河南日报编辑:高美琳
摘要:3月22日,2021年河南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关注。信阳毛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茶产业带动了全市1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如何知道今年的信阳毛尖品质好不好?

信阳茶山众多,茶叶按茶山高低有大山茶、小山茶、田间茶之分,哪座山头的毛尖品质更优?

靠本地人自行判断吗?不!

“从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来综合评价出茶叶品质特优、优、良、差等级。因为信阳本地的茶叶品种、种植管理技术差别小,相对来说,气象条件对茶叶的影响是最大的。”3月23日,信阳市平桥区气象局副局长、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副站长杨慧洁向记者解释。

“今年的茶叶品质较优。”杨慧洁说,“2月气温高,芽叶萌动早;3月雨多、湿度大,气温偏低但整体平缓,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

在浉河港,茶山环抱之中,有一座茶叶气象台,信阳市气象台副台长王晶晶介绍,这是市气象台为服务信阳毛尖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发展所设置的,于202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其作用是:在核心种植区组建气象监测网,制定茶叶适宜生长和主要气象灾害指标,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开展灾害预报、灾后评估和决策服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

3月22日凌晨,有一场速降的低温来袭,气温低于3℃,接近霜冻害,茶叶气象台提前一周就作出了精准的预报,并通知茶农做好防范。

谭家河乡茶农张德中认为茶叶气象台的帮助很大,“春天是采摘季,就怕晚霜冻害。茶叶受冻后,叶片卷曲、颜色发红有麻点,影响品质和产量。接到茶叶气象台通知,我们就提前采摘,有条件的就铺地膜,以减轻霜冻的影响。”

当日发生低温后,杨慧洁和同事们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发现海拔300米以下的茶园受低温影响轻微,海拔300米以上的高山迎风口受影响略大,这些灾后评估都会统计入茶叶气象数据,以指导春茶生产种植。

茶韵飘中原

“信阳毛尖开采了!”

阳春三月,清风送爽,3月22日,2021年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关注。

20210324085418037001.png

享誉海内外的信阳毛尖茶,始于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扬于今,在大别长淮的历史光影中浸润了2000多年。

信阳毛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截至2020年年底,信阳市茶园面积达到215.3万亩,茶叶年产量7.5万吨,年产值13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茶产业带动了全市1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预计今年信阳毛尖春茶产量4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信阳市副市长胡亚才说。

茶旅融合富民时

3月23日,顺着百里茶廊,拐了几个弯,绿色就在眼前弥漫,一棵棵茶树排列整齐,仿佛绿色的精灵。

临近第29届茶文化节,位于浉河区浉河港镇的3A级景区——文新茶村也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

“茶山,是属于信阳的仪态韶华。”信阳文新毛尖集团的员工聂晓梅和小姐妹们提溜着竹篮,哼着茶歌,一边采下鲜嫩的绿叶,一边向身边的游客介绍着采茶的相关知识。

农家乐也热闹了起来。“游客们上午采摘茶叶,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北京、焦作、郑州……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最多一天我家可以接待100多人,每年能挣十多万元呢。”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胡九云开心地说。

近年来,信阳市依托南湾湖、鸡公山等著名风景区,以百里茶廊为主线,沿路建设了十大茶坊,还建了72家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并改造了近200户沿路民居,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茶乡风景道路。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到采茶、炒茶的乐趣,还能吃住在这里,更好地领略“中国毛尖之都”的无穷魅力。

智慧生产保优良

3月23日,文新茶村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排排设备整齐摆放,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抓紧进行最后的调试,为几天后的春茶节做准备。

“我们以科技为支撑,以文新茶村为项目实施主体,全面建设智慧茶园,通过鲜叶毛茶交易中心、茶园天空地智慧指挥系统、茶叶分级定量智能系统、茶工艺智能系统等板块的工作,形成可追溯的智慧茶园发展模式,确保产品合格优良。”全国人大代表、信阳文新毛尖集团董事长刘文新说。

三产融合茶叶香

光有春茶还不够,信阳充分利用夏秋季鲜叶资源,开发生产信阳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茶糕点等多品类茶产品。

“这里还有茶香酥,老人、孩子都特别喜欢吃。”茶山上,正在品茶的游客刘先生指了指面前的糕点,笑着说道,“没想到不光茶好喝,茶点也很好吃。”

“我们接下来要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把茶园变公园、把茶区变景区、把茶山变金山,在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刘文新说。

2020年,信阳市夏秋茶产量近4万吨,产值近35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4月,第三列信阳绿茶专列将继续发往乌兹别克斯坦,预计今年信阳绿茶出口量达2万吨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做好茶文章,持续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使茶产业成为助推信阳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胡亚才说。

桐柏茶叶缘何香飘海外

一眼望不到边的生态茶园内,到处是采茶的农民,村村寨寨到处是制茶的繁忙景象。

3月23日,在桐柏县程湾镇茶叶种植基地,正在忙着采茶的桐柏县丹峰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的红茶出口一单接着一单,截至目前,已出口红茶36吨,价值780万元,实现了创汇‘开门红’!”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桐柏县茶叶出口至东南亚、中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创汇1.01亿元。今年,桐柏县绿茶、红茶、茯砖茶出口形势稳中向好。

“我们这里山坡丘陵面积大,受地形和小气候影响,茶叶比周边其他地区提前10天左右进入采摘期。早茶价格高、销路好,我家有35亩茶园,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正在采茶的桐柏县安棚镇李湾村茶农李立稳说。

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告诉记者,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3万亩,广泛分布于15个乡镇104个村,已开采面积7.9万亩,茶叶年产量2450吨左右、产值6亿元以上,全县共有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茶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淮河之源”的一张绿色名片。

谈及桐柏茶叶为何受到外国人的青睐,桐柏县委副书记、县长贾松啸说,山青、水甜是出产好茶的必备条件,桐柏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造就了桐柏茶的独特性——叶色翠绿、香气持久、营养丰富。

近年来,桐柏县大力实施“生态强县”战略,为桐柏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留足了“本钱”。为推动有机茶产业发展,桐柏县对野茶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立足于创建“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桐柏县着手制定有机茶的地方性标准(规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机茶生产。目前,“桐柏红”主产地的1万亩桐柏山野茶已获得有机茶认证。

一杯茶折射美好生活

20210324085419097002.png

3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中州大道旁的“可以兴人文馆”。踏进茶馆,茶香迎面飘来。虽是下午,前来喝茶的消费者却不在少数。只见一位技艺娴熟的茶艺师,正在冲泡一壶香茗,翻滚的水花与深藏香味的茶条激情“相遇”,顿时令人想起“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的诗句。

茶馆负责人、河南省可以兴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清霞告诉记者,她开茶馆已有16个年头,目睹了人们从居家饮茶解渴到三五聚会走入茶馆消费的过程。

有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约50克,到2019年已增加至1000克。“特别是近些年,郑州走进茶馆的人越来越多,茶消费的能力与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单清霞说,她2006年开的第一家茶馆,仅有144平方米,如今,她的茶馆已经发展到全省43家门店的规模,这与茶消费的增多密切相关。

茶消费的群体增大,也在“反作用”于茶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在“可以兴人文馆”记者看到,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这里饮茶,还可以在此享用“茶宴”。普洱红烧肉、茶香虾、老茶烧南瓜、普洱炒蛋,甚至是茶米饭和普洱饺子……琳琅满目的茶系列饭食都出现在了餐桌上。

“‘茶宴’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很多时候需要预订才吃得上。”单清霞将“茶宴”的创新作为一种乐趣,带领研发团队不断推出新品。

柴米油盐酱醋茶,“压轴”的“茶”是最后的升华,其中有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并精准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与欢愉。

“在‘可以兴人文馆’不仅可以‘饮茶食茶’,还能‘听茶读茶’。”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每周茶馆都会举办茶学课堂和国学分享会,知识的交流与熏陶为生活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中,八成人认为茶消费的增多和茶文化的深入传播都将成为一种趋势。小小一杯茶,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折射。(胡巨成 杨晶晶 李筱晗 李子耀 孟向东 杜福建 李林 陈浩)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