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惊蛰。茶园春光好,新茶采摘忙。
记者从湖南省主产茶区获悉,由于气候有利,今年春茶采摘早,新茶上市比往年提前10天以上。
在长沙高桥茶叶批发市场,新茶价格普遍上扬。“潇湘绿茶”从原料到工艺不断提升,占到市场八成的份额。
依靠公共品牌带动,湖南茶叶已告别“卖散茶”。省内茶界思考,如何放大特色,做强产品品牌,推动品牌升级?
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提出,“品牌强农”关键在单品。湘茶要培育销售过亿元甚至10亿元的“爆款”,真正实现“品牌兴、产业强”。
新茶喝出“春”的气息
连日来,长沙高桥茶叶市场交易红火,新茶上市十分抢手。
“进入3月,新茶批量上市。”潇湘茶业旗舰店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门店已销售黄金茶500公斤,销售额逾100万元。
记者走访多家茶叶批发店发现,新上市的黄金茶十分走俏,成为当红的“主角”,售价每公斤2000元以上,比去年同期上涨20%。
据省茶业协会统计,今春全省开采茶园270万亩,明前茶产量预计比去年增长两成以上。
专家分析,开春以来,省内主产茶区气温偏高,高海拔茶园无冰冻,茶树抽条长叶快,春茶采摘普遍提前。
“茶市迎‘暖春’,茶农喜开颜。” 潇湘茶业公司董事长陈德湖介绍,黄金茶1号和2号,鲜叶开秤价每公斤分别为220元、430元,达到历年峰值,基地茶农每亩增收600元以上。
不仅黄金茶,古丈毛尖、沅陵碣滩、沩山毛尖、桂东玲珑等省内名优茶,鲜叶及成品茶价格均上扬。
“明前茶,鲜爽甘;雨前茶,浓厚醇。”省茶业协会秘书长、茶叶专家王准告诉记者,对茶客来说,新茶喝出鲜爽甘醇,明前茶和雨前茶因此价格高,其产量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但利润却占行业“大头”。
从眼前来看,茶市透出“暖春”信号,茶农迎来好年景。
省内名茶找准“卖点”
近年来,省政府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引导大湘西逾100家茶叶企业共用“潇湘绿茶”品牌,“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推动产业升级明显。
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改造低产茶园。各主产茶县根据当地条件,主推黄金茶、槠叶齐、碧毫早、桃源大叶、云台大叶等良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5年,全省茶园面积每年以5万亩速度递增,总面积扩至313万亩。
茶园良种化,加工精细化。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分片联系,对口帮扶企业,传授制茶技艺。包小村介绍,大湘西地区生产的绿茶,最适合加工卷曲型毛尖,色、香、味、形比较成熟,赢得大众的“味蕾”。
“潇湘绿茶”旗下的名优茶,落实自动化、清洁化生产,100多个工艺参数,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但也带来同质化的“尴尬”。
在高桥茶叶市场,记者听到外地茶商抱怨:省内生产的许多名优茶,外观和口感差不多,最终选择只好看价格。
从以往经验看,同质化的产品产量上规模,容易导致价格恶性竞争。专家称,各主产茶区都有过教训。用好公共品牌的同时,各主产茶县要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卖点。
湘西地区的黄金茶,最大特点是鲜爽,氨基酸含量高;桃源、慈利的茶叶,含硒量达富硒标准;资兴库区的茶叶,在省内采茶最早;会同的鹰嘴界出产有机茶……少数几家门店,茶商起劲吆喝“卖点”,令人印象深刻。
体验营销打造“爆款”
3月9日,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联合湘丰茶业、十八洞黄金茶公司,在长沙举办五彩湘茶暨十八洞黄金茶休闲康养体验研修班,来自全国50家茶馆的经营者,现场体验湘茶“魅力”。
“举办体验研修班,目的在营销。”首席专家包小村称,湘茶有公共品牌,但单品没有“爆款”,营销仍然是“短腿”。
近几年,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反复论证,搭建直供茶馆线上平台,推出体验研修,创新营销模式,谋求单品突破。
专家分析,从长远看,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000万亩,产量300万吨,年过剩30万吨,销售压力如影随形。
茶农卖茶不容易,消费者买好茶也不容易:公共品牌同质化,“流星”产品太多,缺少“恒星”产品,让买家无所适从。
破解产销“两难”,专家团队反复模拟和试验,提出“一县一企一策、一企一品一连锁”,引导花垣、新化、桑植等产茶县,开发对路产品,搭建网上产销对接平台,直供茶馆拓市场。
去年底,湘茶产销对接网上平台开通,15个茶叶主产县入驻,十八洞黄金茶、碣滩红茶、桑植白茶、潇湘花茶等产品与全国50家茶馆签下产销合同。
线上产销对接,线下体验研修。主办体验研修班,每月免费接待50家茶馆负责人,前来体验种茶制茶,与省内主产茶县的茶叶企业对接。
“十四五”期间,平台计划发展茶馆茶店1800个,每个网点年销售额100万元,总销售额即可达18亿元,打造一批“爆款”单品,推动湘茶品牌升级。(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