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茶业

四川雅安传统茶艺融入现代味

2019-11-05 9:39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蔡源浩
  

在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长春村“茶马司”遗址旁,有一座民间收藏馆,创办人是本地村民李秀伟。馆内藏品丰富,收藏着名山及周边民间器物、农耕用具、日常用品等万余件。10月23日,记者走进这家收藏馆,几件开口小、底部大的木制圆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叫做甑,是手工制作传统黑茶的工具。”管理员李秀林介绍说,黑茶的最早发源地应在雅安地区。雅安地区多雨,茶叶做好后易回潮,而成熟的老秆叶茶回潮后自然发酵滋味有所改善,更加醇和,由此逐步形成了被市场接受的大宗黑茶商品,雅安的黑茶传统技艺也在不断传承弘扬。

借助现代手段 传统茶艺得到传承

“藏茶还是要用传统的黑茶煮制,藏区的老人们特别熟悉这个味道,大家都爱喝。”在名山一家名为“义兴茶号”的藏茶公司,记者碰到从阿坝县来这里采购的茶商更德,他这样告诉记者。

如今,在雅安仍然能够喝到传统藏茶,但小作坊式的手工制茶已不常见,代之的是以机械化制茶工艺和公司化运营模式。

“在雅安,黑茶的制作工艺是一脉相承的。”雅安义兴藏茶公司总经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四川省制茶大师郭承义说。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等。郭承义介绍,在很早以前,用于茶马贸易的黑茶,基本上是全手工制作。“我们现在生产的黑茶,基本都是机械化制作,工序优化,卫生安全,风味更好,产量也有了较大提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郭承义购进设备用于制作黑茶,到了90年代,杀青、揉捻等大部分黑茶制作工艺已经机械化,同时,黑茶产量有了显著提升:4-5名农户组成的传统家庭式作坊,一年最多制作黑茶几百斤到上千斤;机器制茶则能够达到100万-200万斤的年产能,当地茶农也不再加工黑茶,而是将鲜叶卖给加工厂,制作成品牌黑茶上市。

背夫变电商 不断开拓市场

雅安制作的黑茶,过去主要通过茶马古道供应藏区,又称“南路边茶”。如今,茶马古道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边茶一同消失的,还有古道上的马帮、背夫们。但雅安的黑茶生产加工从未停止,而是适应了现代商品社会的需求获得新生。

郭承义告诉记者,在过去,从茶马古道入藏的边茶,需要通过锅庄销往周边县区,锅庄在茶马古道中扮演了最为直接与活跃的角色:既是过往茶商和驮队的食宿之地,又是贸易中介。

“以前康定就是茶马互市的集散地,通过那里的锅庄,我们将边茶运进藏区;现在我们通过藏区各个县城的经销点、茶庄和门市,将黑茶直接运过去销售。”郭承义说。

如今,郭承义已开始在网上销售黑茶。他告诉记者,雅安黑茶在“天猫”与“京东”上都有网店,“天猫”店的年营业额在几十万元左右,还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京东商城去年5-6月份上线,已初步实现盈利。通过电子商务,雅安黑茶远销到了韩国、新加坡等地。

传统的边销茶与现代销售渠道相结合,让古道黑茶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刘佳)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