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智库

“滤镜美食”别只有滤镜没有美食 “滤”掉消费者的信任

2022-09-23 11:08:10来源:工人日报编辑:吕可意
摘要:记者在多个美食推荐平台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吐槽其被宣传图片或文案吸引,结果吃到的食物与图文严重不符。相关部门应该履行监管职责,向公众及商家梳理和说明,什么情况下属于广告、哪些属于明显的违法违规宣传。

  

红彤彤的烤馒头夹龙虾、焦褐色的炸肥肠、金灿灿的菠萝饭……这些高饱和度的色彩让食物看上去很假,同时越来越多的店家选择用猎奇的容器装食物,如用输液袋装奶茶、用泡菜坛子装面条等。记者在多个美食推荐平台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吐槽其被宣传图片或文案吸引,结果吃到的食物与图文严重不符。

颜色鲜艳、用一些夸张猎奇的容器装食物,给消费者制造分量大、消费体验很特别的感觉,已经成为诸多商家的惯用伎俩。与此同时,消费者觉得被坑骗、相关商品与宣传严重不符的吐槽更是越来越多。

“美食图片为啥都要用滤镜?”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加上滤镜能使图片中的美食看起来更有质感、“活色生香”。炮制“滤镜美食”的目的与炮制“滤镜景点”一样,都是吸引消费。

那么,炮制“滤镜美食”到底是不是虚假宣传?理性地看,如果美食图片仅是消费者的随手分享,哪怕进行了修图,但没有用于营销,往往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明显误导,也谈不上虚假宣传。但如果“滤镜美食”的发布者为商家、美食平台等,则有广告宣传的性质和招徕顾客的目的。

商家给自己的店铺、商品打广告、做推广,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能逾越法律法规,商家卖的是商品而非图片,货要对板。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因而,对于餐饮商家、美食平台等炮制“滤镜美食”的做法,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合理美化”,相关部门应该履行监管职责,向公众及商家梳理和说明,什么情况下属于广告、哪些属于明显的违法违规宣传。如果有人在“滤镜”的诱导下进行消费,发现严重货不对板后举报,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长远看,“滤镜美食”做得很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如果日积月累的只有吐槽和差评,那么再亮丽的颜色也阻挡不了崩盘的趋势。对商家来说,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才是最可靠的“滤镜”。(针未尖)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