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健康

伏天清补饮食指南

2022-07-29 09:27:19来源:闽南日报编辑:包阳
摘要:三伏天应当以清补为主,先把体内的暑、湿等邪气清除,先清后补,再来补充我们人体的阳气,以达到调和阴阳,养身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人体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此时人体内阳气旺,阴气弱。此时应当以清补为主,先把体内的暑、湿等邪气以及毒素、油腻等物质清除,先清后补,再来补充我们人体的阳气,以达到调和阴阳,养身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20220729092328669.jpg

绿豆汤 董宁 摄

解暑防燥好食物:丝瓜汤、绿豆汤

适合伏天的食物首选是丝瓜,解暑防燥,丝瓜里含有人参中的成分——皂苷,特别适合伏天食用。入伏之后,天气炎热,往往会觉得胃口不好,消化也不好,凉拌丝瓜入口凉爽,嫩脆多汁,满口清香;做清汤或者与排骨、鸡肉一起煲汤都能解除油腻,令人胃口大开。凉拌丝瓜的做法简单,可以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突出丝瓜原味。

跟丝瓜汤媲美的,当然是绿豆汤了。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作用。绿豆清热之力在于皮,解毒功能在于内,如何煮出味道可口符合自己体质的绿豆汤呢?先将10倍绿豆比例的水煮沸,然后放入绿豆,继续小火炖煮8~10分钟后倒出绿豆汤,此时汤的颜色是碧绿色的,清热作用强,对脾胃虚寒容易腹泻及痛经的人,最好不要喝这样的绿豆水。将绿豆汤盛出来后,还可以往锅里再加点水,多煮30分钟左右,就可以变成开花的绿豆汤、绿豆沙甚至绿豆粥。

绿豆和薏米相同比例煮绿豆薏米汤,可以祛除暑湿。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薏米和绿豆用清水浸泡,先煮薏米,大火将水煮沸以后,用小火煮30分钟,再放入绿豆煮熟煮烂,起锅时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

绿豆排骨汤也是夏季餐桌上常见的佳肴:准备1斤排骨,绿豆50g,生姜10g,陈皮5g,调味品适量。将排骨切段汆水后,与切片的生姜、绿豆及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用中火煲汤45分钟至1小时调味即可。健脾胃药食同源的就是吃山药,煲汤或者直接蒸熟吃都可以。若配合薏米、赤小豆煲汤饮用祛湿效果显著。补充夏季丢失的大量水分酸甘的食物,常见的有菠萝、西瓜、莲子、冬瓜、西红柿和扁豆等,中医讲“酸甘化阴”就是这个意思。清热解暑的食物除了常见的绿豆汤,还有苦瓜、苦荞、苦菜,因为口味较苦大家不太容易接受,而且脾胃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宜多食用。

三伏天温补阳气:羊汤、姜茶

说了半天清热解暑的食物,那么三伏天吃什么补阳呢?三伏天饮食强调顺时而养,重点是养护体内阳气。“喝伏羊”,北方的人们应该听说过,就是三伏天喝羊汤。羊肉性温、味甘,入肾经,脾胃虚寒以及肾阳虚衰的人喝羊汤有很好的温中暖肾、补益气血的作用。喝完羊肉汤,会出一身热汗,濡养脏腑的同时还能出汗排毒,有益身体健康。

有的人不习惯羊汤的膻味,可以白天少量喝姜茶发发汗,特别是胃寒肠弱的人。姜茶也分几种,一般家里都是用生姜熬水制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配合红糖口味更佳;干姜对于脾胃虚寒,腹泻,四肢厥冷的人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作用;炮姜主要有化瘀止血的作用,针对血瘀痛经的妇女效果较好。姜茶辛辣刺激,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阳气。但是对于胃热有火的人群,就不能喝姜茶给自己“添堵”了。

姜茶不喜欢的话,还可以用西洋参片3~5克,配上枸杞3~5克、沙参3~5克、麦冬3~5克、石斛3~5克,放在保温杯里泡水,补气补血,平衡阴阳。如果没有血糖问题,伏天可以一直喝。

伏天虽热但不要太贪凉

部分地区夏季酷暑潮湿,人们容易出汗,不仅大量水液流失,还有许多微量元素的消耗。出汗时阳气易随之外泄,倘若外界环境河流密布,寒湿之气较重,人们贪食生冷易导致内环境寒湿,脾胃失调,实则现痰湿中阻,虚则虚寒内生,为冬季发病埋下伏笔。

因此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消暑的同时不要太贪凉。若是脾虚湿盛的人可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爱吹空调、喜冷饮冰啤酒的人导致脾胃虚寒,则可选择温阳补益的食物,补补阳气。

另外,三伏天汗出多了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钾、钠等矿物质。老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可见三伏天里吃的主食也有讲究。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讲,把白面和大米相比较,白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精白大米约高出一倍,所以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面条也不用总是精白面粉做的,可换成荞麦面、绿豆面、杂豆面等口感更丰富,配上黄瓜丝、豆腐丝,营养价值更高。(董宁)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