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资讯

让“科学”看得见——专访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

2022-07-21 15:04:1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岳岳
摘要:在小罐茶十周年线上庆典仪式上,创始人兼董事长杜国楹现身直播间,他特别提到“茶是科学的土壤”。过去十年,小罐茶一直在为中国茶注入科学精神,探索中国茶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的科学之路。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牛安春 刘延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收益计,中国茶市场的整体规模已由2016年的351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尽管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预计2022年中国茶市场的整体规模仍将达到5611亿元。

作为中国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茶叶市场正稳步增长,总年产量已由2016年的230万吨增加至2021年的31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6.2%。按收益计,2021年中国茶叶市场的整体规模已达3049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3223亿元。

但是在中国茶叶市场稳健增长的背后,却难觅在全球市场叫得响的品牌。和君咨询合伙人、吴觉农茶学思想践行者蒋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茶企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个茶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工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这是走向世界的障碍。

不过,有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01-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进行十周年“科学做茶汇报会”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进行十周年“科学做茶汇报会”图片来源:小罐茶

2022年6月20日,在小罐茶十周年线上庆典仪式上,创始人兼董事长杜国楹现身直播间,他特别提到“茶是科学的土壤”。事实上,过去十年,小罐茶一直在为中国茶注入科学精神,探索中国茶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的科学之路。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小罐茶的科学精神大为赞赏,认为小罐茶以消费品思维为核心进行“科学做茶”,从经验到科学,从靠天吃饭到精准掌控,从意外发现到主动设计。这是小罐茶区别于传统茶行业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品牌发展的护城河。

十年一剑,科学造茶

茶叶起源于中国,但是中国茶农很长时间以来都以农产品价格销售茶叶,并没有享受到“茶叶发源地”的太大溢价。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均价仅为6.23美元/千克,约合41.7元人民币/千克。反观英国,立顿只是在工业化、标准化方面迈进一小步,推出碎叶袋泡茶,就获得了巨大利润。一款2g*100包的红茶,京东售价45.9元,约合229.5元人民币/千克。这鲜明的对比,再次印证了科学就是力量,科学创造价值。

十年前,杜国楹顶着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创造的诸多成功案例光环转战茶产业,从那时的门外汉开始,他便带领团队不断用科学思维解读中国茶。

当然,小罐茶的科学做茶并非一时冲动,杜国楹也没有一上来就大搞科技研发、上高新技术设备,而是先把茶叶从传统的农产品旧路上扳转到新消费品的赛道中来:联合十位非遗制茶大师,从茶叶采摘、制作等环节制定完整的好茶标准。统一品级、统一价格、统一包装,以标准化消费品思维来做茶。

04-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中国茶行业首个工业4.0标准的智能工厂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中国茶行业首个工业4.0标准的智能工厂图片来源:小罐茶

2016年,小罐茶带着首款产品——金罐系列走进中国茶市场,也是这一年,小罐茶投资600多万元,打造出茶行业第一条全自动化铝罐灌装生产线,并加入充氮保鲜技术,全部由智能化、全自动机械手臂完成。紧接着在2017年,小罐茶总投资15亿元的行业首个智能化工厂——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正式开工,这是茶业首个工业4.0标准的智慧工厂。自此,小罐茶的科学标签就成为其品牌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智慧工厂究竟有多智慧?以挑茶环节为例,在黄山超级工厂建成前,小罐茶都是靠人工挑茶,按小罐茶的高标准,一斤茶叶只能挑出六两,最高峰的时候,工厂里仅挑茶团队就有300人。现在,小罐茶与IBM合作研发的AI除杂机器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自学习模型算法,通过GPU图像运算,精准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并将识别的杂质信息转化为坐标值并快速精准地挑拣出来。每天可以完成200公斤毛茶的筛拣除杂工作,相当于50-60个挑茶工的工作量。整个过程比人工更加精确可控,且效率也更高。

05-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无人化自动立库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无人化自动立库图片来源:小罐茶

在打造黄山超级工厂的同时,小罐茶还在上游从无到有建设生态茶园、布局初制工厂。比如在云南凤庆,小罐茶打造了一条全自动的滇红生产线,把大师的制茶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化分析之后,在生产线上全部模拟出来。

“用科技手段把茶叶的温度、湿度甚至香气的数值固化下来,变成标准化、智能化作业,从而完全还原了滇红非遗制茶传承人的制茶技艺,解放大师双手。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过多干预,就能确保品质标准化。”据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成仁介绍,这条滇红生产线只需4个人一天就可处理3吨原料,如果纯手工制作,至少需要20人。

小罐茶对“科学”的探索还体现在工艺创新上。在传统制茶工艺基础上,小罐茶创新性在生产线最前端增加一套多层履带式脱水系统,解决了传统制茶工艺中的洗茶难题,将茶叶洗过之后再做加工,以“食品”要求来严格管控茶叶的原料安全、洁净度及标准化规模生产。

“鲜茶叶是不能碰水的,实现水洗工艺其实很难,在这方面我们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也做了很多创新,探索让水洗过的茶叶香味、口感、风味还能保持一致。”采访中,杜国楹反复提到一定要相信科技的力量,“叶子表面清洗干净之后,低温脱水就成了核心,温度不能高,温度一高叶子就坏了,同时还要快速脱水,技术就体现在这里。”

杜国楹介绍,在推出洗茶工艺前,小罐茶研发团队已连续做了三年实验,对中国所有的茶类全部做了实验,用同样的工艺加工水洗茶叶和非水洗茶叶,然后拿到北京请业内专家做盲审鉴定,最后得出结论:茶叶水洗可以做。

中国茶叶普通含水量大概在5%左右,一片鲜叶失水的过程,用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干预就会变成不同的茶;而从鲜叶变成干叶的过程中还有去苦去涩、追香追甜等工艺。小罐茶用科学的视角来看待鲜叶变成干叶的全过程,所有的细节全部实现数字化。

不仅如此,小罐茶旗下所有产品,从鲜叶采摘到成品上市,都必须经过3道严苛的农残检测与6道精选,以确保成品的高匀净度和更优质的品饮口感。

多品牌化,掰腕咖啡

“科学做茶”不仅仅体现在制茶上,在对中国茶品牌发展路径、销售渠道,小罐茶也有自己的“科学”思考。

中国茶要真正走向世界,面临的障碍远不止工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和标准化只是基础,因为没有工业化和标准化就做不到规模化,但工业化和标准化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在杜国楹看来,中国茶要走向世界,需要在整个消费品中打造中国茶解决方案。显然这个难度要大很多,比如如何跟咖啡乃至可乐进行较量?

对于小罐茶来说,过去十年,依托工业化和标准化已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仅黄山超级工厂就能承载100亿元年产值。未来十年,小罐茶要解决的是渠道模式问题,而这要依托于不同定位、不同价格、不同受众的多品牌布局。

事实上,小罐茶曾经是带着“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的使命出发的,但后来杜国楹发现,仅靠定位高端的小罐茶“独闯天涯”是有问题的,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支“先锋部队”。反观西方茶走向世界的路径,其实就是通过立顿、川宁这种大众品牌让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一包袋泡茶最贵的2元钱,最便宜的5毛钱,而主打高端中国茶的“小罐茶”品牌大概是它们的100倍,这不可能成为西方人的日常。“价格带的区间在哪里?最佳的呈现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一定要想好,小罐茶才有机会走出去。”

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及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小罐茶在十周年庆典仪式上推出三个子品牌:茶几味、C.TEA.O智能泡茶机、年迹。释放的信号显而易见,小罐茶要通过多品牌策略跑通渠道模式,“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

比如茶几味,它的定位就是大众口粮茶,未来要走大流通模式。与茶几味定位不同,年迹专注年份茶市场。年迹·年份茶的诞生则是因为杜国楹在十年做茶路中发现了两个“另类”,即白茶和普洱茶,因为这两款茶在正常储存条件下没有保质期。虽然做的是老茶系列,但小罐茶依然给这款产品印上了属于自己的标记。正如杜国楹所说:“小罐茶是一家茶类消费品公司,我们的茶不是收藏品或者文化产品,要更利于饮用才行,所以虽然年迹做的是老茶,但设计为一饼一泡。”

而C.TEA.O智能泡茶机未来要进入咖啡消费场景。比如开会的时候想喝茶,只要将茶胶囊放进C.TEA.O智能泡茶机,一按键,1分钟就能泡好一杯茶。雀巢旗下的Nespresso公司就是依托这样的消费场景,已经做到超400亿元的销售规模,是立顿的两倍。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一定需要这样的解决方案。

早在5年前,小罐茶就开始对C.TEA.O智能泡茶机立项,从整机到胶囊的设计,全部都是为中国茶量身定制,不同的茶胶囊放进去,智能泡茶机会自动识别出来它是什么茶,不同的茶自动配置不同的水温、压力和浸泡时长。C.TEA.O智能泡茶机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多宝阁,而且研发之后与工夫茶做了大量对比,每一泡都是功夫茶的品质。C.TEA.O智能泡茶机因为有压力萃取,泡出来的茶汤更香。据杜国楹介绍,这款产品有22项专利,也是小罐茶耗时最长的产品,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上市。

此外,杜国楹认为中国600万家烟酒店是重要的茶叶流通渠道之一,这是一个增量市场,就像增加一个冰柜卖饮料、雪糕一样,捎带手就可做,盘活闲置空间创造大价值。“小罐茶会主动拥抱烟酒店,给它们提供一套完整的品类解决方案,包括如何把烟酒店变成烟酒茶店,偏口粮的茶怎么给用户展示?偏高端的茶如何让用户体验?我们会帮助烟酒店老板学会卖中国茶。”

07-小罐茶公司旗下的四个品牌将以一罐、一袋、一饼、一机的不同形态形成充分互补

小罐茶公司旗下的四个品牌将以一罐、一袋、一饼、一机的不同形态形成充分互补图片来源:小罐茶

三大子品牌将与小罐茶一起构成“一罐、一袋、一饼、一机”矩阵,通过“四个一”变成品类解决方案,最终再用品类解决方案解决渠道问题。如果解决了渠道问题,小罐茶走向世界就有可能。“我觉得中国茶的终极对手是咖啡,我们最后要到国际市场跟咖啡掰手腕。不过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小罐茶需要不断自我审视、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的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09.8万公顷和626.9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2%何1.9%。其中,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16.5万公顷和298.6万吨,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62.1%和47.6%,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为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06-一以贯之,用一片叶子温暖世界

用一片叶子温暖世界图片来源:小罐茶

科技赋能,文化为魂。站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小罐茶该如何抉择?杜国楹认为,在茶产业母体之上有两个翅膀,一个是茶科技,一个是茶文化。这是中国茶腾飞的一体两翼。“第一个十年,小罐茶做好茶科技的文章,下个十年要做好茶文化的文章,在继续深化茶科技的同时,也要在茶文化里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期待小罐茶的下一个十年。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