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农业

玉米价格持续回落 市场供需平衡出现变化

2021-08-19 10:42:47来源:经济日报编辑:李文娣
摘要: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受新冠肺炎疫情、水灾旱灾等影响,价格一度升高。今年,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生产、储备和进口等一揽子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逐步缓解玉米供应压力,玉米价格明显出现下降态,逐步趋于稳定。

  

国家政策导向明显,调控力度逐渐加强,保供稳价措施“降虚火”“挤泡沫”效果逐步显现,玉米价格持续回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出现变化。有关部门须持续关注恶劣天气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严防投机商借机炒作粮价,提高粮食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减少滋生粮价炒作的土壤。

20210819104930242.jpg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种种迹象显示,国内玉米价格正在“退烧”。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生产、储备和进口等一揽子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逐步缓解玉米供应压力,玉米价格持续4个多月保持下降态势,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玉米市场“降虚火”“挤泡沫”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水灾旱灾、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粮食价格全面上涨,玉米价格一骑绝尘,领跑三大主粮。初期,玉米价格上涨是收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恢复性上涨,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粮源从国有粮库转入社会主体手中、转到市场中,贸易商库存、加工企业库存、港口库存等社会化库存增加,粮食价格主要靠市场调节,频繁波动在所难免。

然而,玉米市场变局发生在今年初临储玉米见底之后,玉米供应端可调节手段不多,一些贸易商不断炒作玉米产需缺口,各路资金纷纷涌入粮食市场淘金。东北主产区甚至出现囤粮现象,农民惜售,加工企业普遍增加库存,贸易商囤积居奇,市场出现严重“粮荒”,玉米价格一度飙升,形成严重的“粮价泡沫”。

从国际市场看,投机炒作是推动全球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际四大跨国粮商垄断全球80%的贸易量,掌握着全球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去年以来,国际投机资本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天气等话题轮番炒作,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全球粮价大幅飙升,粮食进口成本增加,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2020年全世界饥饿人数继续呈现增加趋势。而国际四大粮商却通过操纵粮价收割全球财富,赚得盆满钵满。

面对粮食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实行精准调控,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综合采取增产增供、适时储备投放、加强进出口调节等多种措施,增加市场供应,打击投机炒作行为,挤掉不合理的涨价因素。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麦替代玉米做饲料,保障市场充足供应;二是加大粮食进口力度,1月至7月粮食进口量达9917.5万吨,玉米进口量达1700万吨,有效补充国内市场供应;三是加大储备玉米轮换销售和政策性稻谷、小麦投放,不断给玉米市场增加“稻草”;四是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粮食市场公平公正竞争秩序。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和保供稳价的决心。

国家政策导向明显,调控力度逐渐加强,保供稳价措施“降虚火”“挤泡沫”效果逐步显现,玉米价格持续回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出现变化。贸易商眼看玉米价格反弹无望,开始恐慌性抛售玉米,忍痛割肉离场。六七月份原本是东北主产区玉米销售淡季,却出现玉米销售火爆的反常现象。八九月份河南、山东等地新季玉米陆续上市,高价玉米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储备充裕,收储调运能力增强,玉米供给是有充分保障的,粮食价格不会因河南等地暴雨灾害出现上涨。当前国内外水灾旱灾频发,有关部门须持续关注恶劣天气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严防投机商借机炒作粮价,提高粮食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减少滋生粮价炒作的土壤。(刘慧)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