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农产品已经成为当下许多消费者的选择,如果收到货物完好无损,则算得上一次愉悦的网购体验。假如收到的尽是破损、腐烂的果蔬,想必大多数人的“拆箱快感”会顷刻消失。
为降低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破损率,不少电商平台的商家十分注重包装箱的选择,加厚纸箱、箱子里面塞泡沫。甚至“箱子套箱子”,各种包装法屡见不鲜,但是,随之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度包装增加包装成本、运费高、资源浪费等。
农产品电商包装的困境引起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关注。近年来,该站聚焦农产品电商绿色包装技术,通过“减量、替代、降成本”,实现了果蔬包装的“瘦身”,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破损问题的发生。
“箱子套箱子”的苦恼
盛夏之际,位于大兴区庞各庄镇的老宋瓜园里一派热火朝天,只见园区的厂房里堆满了纸质包装盒,工人们正忙着把刚采摘的小西瓜装箱打包,有的是一箱装一个,有的是一箱装两个。箱子尺寸并不大,拿在手里掂量也比较轻。
“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包装盒不怎么起眼,它可直接影响着发出去的西瓜在配送过程中有无破损,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也影响到我们的效益。”老宋瓜园第三代传承人宋志佳告诉记者,园区从2014年开始电商销售西瓜,西瓜包装经历了普通纸箱、纸箱+泡沫、纸箱+充气柱这三个阶段,西瓜破损率由最高时的20%降至目前的0.8%。
“过去我们为了保证西瓜在配送过程中不破损,把西瓜装在礼盒箱里,再用一个大一点的箱子把礼盒套上。”宋志佳告诉记者,这种“箱子套箱子”的方法虽然能比较好地保护西瓜,但带来的苦恼也是显而易见。
首先就是费工时。“光折叠一个箱子就要花费1分钟多,高峰时期我们一天的订单量上百单,人工包装就比较耗时,影响作业效率。”老宋瓜园的包装员表示。
另外,“箱子套箱子”不仅包装成本高,也增加了快递的重量,抬高了快递成本。“最早一个包装盒要16块钱,而且因为外包装个头大,超过了快递运输标准,快递费就得20多块钱。”宋志佳表示,高昂的配送成本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也影响了购物体验。
而更显而易见的是,包装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据有关报道,2020年,我国快递包装废物总量已超1000万吨。2021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过1000亿件,快递包装废弃物还将持续增加。
“快递包装废弃物中,果蔬销售包装占有一定比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王福东介绍,好的果蔬包装可以保护产品,起到保鲜和承载品牌宣传的作用。但目前果蔬电商包装多使用非绿色的塑料包装材料,可降解、可重复、可回收的包材占比小,形成了大量的不可降解、不可回收的垃圾。
包装需跟上产业发展要求
北京作为国内电子商务起步最早的城市,巨大的潜力和高速增长给生鲜电商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然而,这些电商的生存情况也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4000多家,虽产品价格高于地头批发价格的3至10倍,却只有不到1%的农产品电商盈利,亏损或严重亏损的占绝大多数。”王福东直言。
在他看来,造成果蔬电商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为产品非标准化、包装不合理、配送保鲜措施不当,流通配送过程中果蔬产品易出现失水萎蔫、黄化、腐烂变质等问题。比如,电商“密水农家”2016年夏季蔬菜配送损耗率最高时达到39%,退单赔单让张启这位新农人苦不堪言。
“品质没保障,损耗率高,造成投诉率高,退单率高,制约了果蔬电商的健康发展。”在王福东看来,问题的根本是由于产品、包装、配送不规范造成的,电商企业要想持续保证果蔬品质,应具备产品标准化经营思路。
与此同时,电商包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邮政局已明确要求,北、上、广等6省市快递网点要在2022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2025年年底前在全行业实施。北京、上海也已出台垃圾分类措施,减少果蔬包装垃圾产生数量是其中措施之一。
“目前,北京市电商销售的蔬菜总量年约5.5亿公斤,电商对包装材料需求数量大。”王福东认为,目前果蔬包装材料和技术应用还远未达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如果包装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将制约果蔬电商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果蔬由于自身活体的特性,同时包装种类多,果蔬包装涵盖农业专业技术,除满足包装保护商品的基本要求外,也要有保鲜等功能,还要考虑使用成本问题。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果蔬电商产业的需要,这就需要依靠农业技术部门通过项目进行试验、示范,并进行推广,才能保证实施效果,同时也可用于果蔬其他销售方式的包装。
早在2015年,王福东就开始关注电商销售西瓜、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等农产品存在品质无法保证的问题,关注农产品的包装方式,在包装、保鲜技术上下功夫。
“我们陆续制定了蔬菜、西瓜、栗蘑、鲜食玉米等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技术规范》,解决了这些农产品的包装、保鲜技术问题。”王福东介绍。他强调,对农产品进行分级是解决产品包装和保鲜问题的前提。
包装减量带来多重效益
伴随着小型西瓜在水果市场上崛起,王福东开始关注小型西瓜的配送破损问题。根据2016年的调查,他发现,电商销售小型西瓜包装破损率在8%-20%。
“通过跟踪模拟电商配送场景,我们认为破损率高的根本原因是个体过大造成纸箱与西瓜挤压,个体过小配送时瓜体不稳定易撞击。”为此,王福东带领团队率先从精细分级入手,形成“充气柱+纸箱”的西瓜销售包装方式,西瓜大小与包装规格匹配,解决了西瓜包装破损率高问题。目前,电商销售小西瓜包装破损率控制在1%以内。
为缓解农产品电商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2019年,王福东又开始研究蔬菜等产品绿色包装技术,在保证包装基本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实现“减量、替代、降成本”。
“对于过度包装,适度降低包装材料强度,减少包材单位重量,实现减量。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替代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实现替代。使用循环包装,使用植物纤维一次成型包装,降低包装使用成本。”王福东解释,在分析包装保护、保鲜,方便贮运,品牌承载等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对蔬菜、西瓜、食用菌、鲜食玉米等不同农产品用商超、电商等不同销售方式,采取不同的包装策略。
例如,针对西瓜“充气柱+纸箱”最常见的电商包装方式,王福东通过分析纸箱强度、耐湿性能和箱体重量,认为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包装问题,而适度降低包装重量,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开始想减少纸箱层数,但经过反复试验后,认为减少每层重量效果更好,原来基础不同减少重量也不同。”在老宋瓜园的厂房,堆满了经过设计改造后的单粒和双粒西瓜包装盒,王福东拿起一个对记者进行演示。
“不对比看不出来,但实际上比以前使用的包装箱重量减了,制作纸箱的价格也降低了。”王福东介绍,老宋瓜园的单个西瓜包装箱重量由360克左右降至300克左右,包装制作降低0.2元;双个包装箱由530克降至400克,包装制作降低0.3元。“今年3-5月示范单个减量包装7800个,双个包装16000个,可节约成本6360元,减少包装废弃物排放2548千克。”
“现在一个西瓜纸箱制作成本不到3元钱,快递费7块钱,相比之前的包装成本、快递费用明显降低,消费者的网购花销减少了,我们的效益也提高了。”宋志佳表示。
目前,包装减重技术在京郊多个农业企业、合作社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循环保温包装、双穗气调包装,以及生物降解、植物纤维包装材料也已在20多家电商企业推广应用,不仅保证了农产品品质,也降低了包装材料使用总量,减少了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碳排放量。(芦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