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化肥农药减施技术助大豆节本增效,让化肥每亩使用量减少了12%,农药有效剂量减少了43.4%,当前该镇大豆籽粒饱满,丰收在望。
化肥农药使用次数较常规减少3次,但大豆产量在今年水灾严重的情况下却增长3成以上。记者近日在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的一片大豆种植示范田里看到,上百亩大豆籽粒饱满,丰收在望。专家组对试验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评,结果显示:示范区的化肥农药使用总次数为5次(农户区8次)。农药有效剂量减少43.4%,化肥每亩使用量减少12%。通过理论随机抽测,核心示范区大豆亩产225.47公斤,对照田块大豆亩产约170.0公斤,示范区较对照田每亩增产55.47公斤,增幅32.6%。而周边部分农户大豆病虫草害发生严重,产量不足100公斤。
“我种了30多年大豆,以前风调雨顺最高亩产只有140公斤,普通年份只有100公斤,今年虽然遭受水灾比较严重,但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减肥减药、绿色防控,亩均产量较往年反而有较大增长,保守估计不低于220公斤。”种粮大户童士合欣喜地告诉记者,不仅产量增加,而且化肥农药减施,这一增一减,每亩效益增加约300元。“近年来,针对部分地区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发生广、危害重的难题,我们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华北大豆减肥减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子课题进行的试验示范。通过抗病品种和拌种剂遴选,示范推广‘一拌一封一喷’的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助农节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伟介绍,该技术模式通过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进行灭茬、药剂拌种后播种、测方施肥、封闭除草、覆秸,可实现“五位一体”的一次性操作模式,不仅病虫害防控效果好,而且省工省时。(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