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长期带着防护面具上班,他们每天与乙醚、乙腈、丙酮、盐酸、浓硫酸、浓碱等高毒、易挥发的化学品打交道。他们是云南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是个有着14名年轻职工的优秀集体。2020年又被红河州文明办、州妇联命名为“最美巾帼奋斗集体”。
3月13日,记者走进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时,几个带着防护面具的姑娘和小伙子走了出来。如果不是看了门牌,还以为来到了“防化部队”。该中心副主任杨璐羽说,这些都是中心的检测员。
有机前处理室、气相色谱质谱室、液相色谱质谱室、药品室,杨璐羽指着这些检测室说,要检测一个批次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需要十几道流程,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检测结果。从采样、制样、前处理、上机、数据处理到出报告,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王焦健是检测中心检测室主任,带着防护面具的他说:“这里能够检测68种农药残留。带着防护面具上班太闷,经常喘不过气,脸上到处都有勒痕,有时候还会磨破皮。”
王焦健介绍,要检测一种农产品的农残,需要用相应的化学药品,通过蒸煮、萃取、提纯等各种方法进行处理。这些化学品挥发性、腐蚀性很强,如不戴防护面具,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待在实验室内。检测员们由于长期与化学品接触,眼睛受到化学气体的刺激,经常患上角膜炎。
马敏娟2015年来到检测中心工作,干活非常拼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按时完成疫情期间省级农产品例行监测任务,2月13日至14日,她与农业执法人员分别到个旧、泸西等5个县市、13个村委会采样,共采集65个批次的农产品(水果、蔬菜)进行检测,由于无餐饮店营业,两天时间都是吃自带的干粮。
“千战农残不畏白衣破”,马敏娟说,在检测室里,衣服经常被酸性物质烧破。有一次,做农产品检测前期处理时,酸性物质喷溅,她的白大褂、手套被烧了很多个洞,她因恶心、呕吐、乏力、头晕被送往医院,经检查为轻度丙酮中毒,肺部炎症。像这样的事情,该中心的检测员每个人都经历过。该中心主任李字明的妻子临盆,但因调试仪器李字明一直坚守岗位;职工陶向前新婚第二天因工作任务紧迫不得不返岗工作……
2月中旬,红河州有许多水果、蔬菜要送往湖北,检测中心对捐赠疫区的农产品实行优先免费定量检测,自收样后采取人机不停的工作方式保证在72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目前完成捐赠疫区93.6吨的蔬菜免费定量检测工作,确保了带证配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检测中心,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摆在检测室的不锈钢椅子、剪刀等金属制品极易生锈。由此可见,检测员处于怎样一个工作环境。检测员说,在提取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时,挥发在空气中的剧毒有机物,对每个检测员的眼、鼻、喉、皮肤的刺激很大,会造成肝、肾和胰腺损伤。工作一天后,检测员都会有喉咙不舒服的感觉,医生也只能建议多喝牛奶和绿豆汤解毒。
不懈的努力,得到了无数的荣誉,该中心在2017年6月通过“双认证”,检测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应用”获2017年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在“云南省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陶向前荣获“云南农业技术能手”奖。
“我们必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控、最准确的数据严格把控好农产品质量关。”李字明说,不管多么辛苦,确保红河州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中心14名职工一直努力的目标。(王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