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农村市场食品安全,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州市场监管局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通过“控源头、管流通、强执法”三环节,严厉打击食品生产销售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把食品生产关,控制食品安全“生产源”。强化食品小作坊的改造,针对小作坊存在食品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大的情况,制定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摸底排查,督促县(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确保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督促小作坊实施自我提升改造,倒逼小作坊主动自我提升,落实食品安全主责。截至2020年8月,全州共办理登记小作坊621户;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相继开展春节期间白酒质量安全监管、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酒类和食用植物油生产环节专项整治、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管理行为。同时,对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食品生产安全知识抽查考试,抽考在产企业416户500余人次,着力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从源头上化解食品安全风险;严格保健食品生产监管。继续深入全州保健食品行业清理联合整治行动,出台整治方案,强化安排部署,抓好组织落实,最大程度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研究制定黔南州保健市场长效监管指导意见,提升监管质效;加大生产环节食品抽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生产环节食品特别是多次抽检不合格、风险隐患高的重点食品监督抽检,2018年抽检150批次,督促指导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对15批次不合格食品实施后置处理;2019年围绕食品安全风险高、隐患多的肉制品、刺梨汁产品、辣条等437个批次地产食品进行抽检;2020年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生产食品实施全覆盖实施州级监督抽检,计划抽检生产环节食品920批次(其中获证企业462批次、获证小作坊458批次)。
严把食品流通关,管好食品流通“安全阀”。安排全州各县(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农村集贸市场、小卖部、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等区域为重点,深入整治农村食品市场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未索证索票,无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无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经营“三无”、过期、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过期食品和不合格保健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5698人次,检查农村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60个次、农村集贸市场990个次、食品销售者6751户次;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7256批次;处理投诉举报37起;查处农村食品案件89件、罚款39万元,校园周边食品案件4件、罚款1.2万元;约谈食盐定点批发企业13家、食品经营户17户,下架不合格食品109.33公斤,销毁不合格食品10公斤。
严把食品销售关,查处农村食品“山寨货”。大力开展“傍名牌”“山寨货”食品专项整治,针对农村市场,重点检查是否有 “康帅傅”方便面、“粤利粤”饼干、“大个核桃”乳饮料、“龙二”粉丝、“冰动”“咏动”饮料等“傍名牌”食品销售,严格检查是否有过期食品、三无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销售;大力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全州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56件,货值金额1.50万元,罚没款合计9.11万元;大力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食品销售经营者、从业人员、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法规、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经营者及从业者依法经商、诚信经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学生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食品时注意甄别,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良好消费习惯。(蒙仁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