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商务厅等13部门出台《关于推动福建省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网点布局、营商环境、品牌升级、连锁发展四个大方面提供了相关扶持政策,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打造“全能型”便利店,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优化门店布局可发展移动便利店
《2020年福建省品牌连锁便利店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省16家主要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的门店总数达到5454家。主要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的总部分布,以福州最多,共有6家。记者近两日走访福州城区多个小区发现,各个小区周边的便利店数量多在2~3家,步行距离在100至200米范围内。
“小区周边便利店还是挺多的,比如万嘉,现在又多了7-11,种类上,各家便利店也有不同的地方。”家住福马路橡胶厂宿舍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周边的便利店,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找到。
根据此次出台的《意见》,福建省将优化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布局,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新建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目标,满足市民不同生活需求。
此外,将便利店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范围,增加在老旧小区周边的门店数量,并鼓励其向周边城市、小城镇及农村拓展,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探索发展移动便利店、厢式智能便利店等。
申办相关证件便利店可销售药品
走访中发现,目前福州市区的便利店商品种类多以包装食品、生活用品为主,能够销售熟食、药品等商品的便利店很少。
市民郑女士说,原先在世欧王庄开设的万宁便利店,原本以为也会销售一些药品,但最后发现和其他便利店并无太大区别。“像在香港的万宁,是可以买到很多家庭常用药品的,很方便,我们应该也要引进这样的模式。”
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增加了有关便利店可销售药品的规定。《意见》明确,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总部拟经营并配送乙类非处方药和家庭常用第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体温计、医用脱脂纱布、避孕套、医用口罩等)的,可向所在设区市药品监管部门申办乙类非处方药品经营许可证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门店不得自行采购。
据了解,福建省品牌连锁便利店可发挥自身优势,制造销售小包装、小容量商品和生鲜产品,对符合国家产业目录规定的新建和扩建为连锁便利店等企业,提供主食、副食、调料等服务的中央厨房和食品生产企业给予用地支持。
多样化发展增加公益便民服务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福建省不少便利店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推出了“买菜送菜”服务。其中,见福、六意、万嘉便利店等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电商平台合作,提供外卖服务。此外,便利店能够提供生鲜配送服务,也受到不少市民好评。
为此,福建省将支持企业整合连锁门店资源与在线流量资源,发展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网店一体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开展全渠道经营,为居民提供线上下单、线下体验、配送到家、社区团购等服务,对年网络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
福建省将积极推动便利店品牌升级,统一设置标识牌匾,明确牌匾的设置位置、体量、形式、色彩和
照明等要素。鼓励出版物发行企业与便利店企业,建立出版物销售专区,打造集文化服务和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书店+便利店”新零售业态。鼓励在文化产业园区内建设集食、游、娱、购于一体的文创主题便利店,鼓励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特色便利店。同时,完善便利服务体系,增加提供免费Wi-Fi、热水、卫生间等公益服务,支持搭载书报经营、打印复印、代扣代缴、代收代发、网订店取、社区配送等便民生活服务项目。具备条件的连锁便利店企业可从事书报刊发行业务,实行“总部审批、单店备案”。(陈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