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全面实施基层食安办“细胞建设”,制定出台《基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实现“两网融合”、压实“五定监管”、推行“账图模式”、突出“六个强化”等要求,规范组织架构,提出县(区)食安办30条标准、乡镇(街道)食安办“15个一”标准,畅通基层食品安全治理“微循环”。
实现“两网融合”。通过融合“食品安全监管网+基层社会治理网”两张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实行专职管理,落实工资待遇,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网格员食品安全任务清单》,围绕统筹协调、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食品安全5大主要职责,明确网格员32项具体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基层治理网格员796人,排查食品风险隐患8588起,有效弥补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现状,真正做到“小网格”支撑起食品安全治理“大格局”。
压实“五定监管”。以乡镇(街道)、村(社区)食安办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构建基层食品安全“四员”网格化监管体系,即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由乡镇、街道食安办主任担任)、1名宣传员(专职乡镇、街道宣传干部担任)、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协管员(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1名信息员(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干事或卫生员担任)。各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按照“五定监管”,即定区域、定对象、定职责、定人员、定奖惩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基层治理网,以标准化食安办为主要阵地,推进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向前端延伸,实现基层食品安全治理手段持续创新。
推行“账图模式”。以专职网格员队伍为主要力量,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逐步提升,推行“一账一图一手册六制”,即建立监管对象台账,制定网格责任图、编制政务手册,建立健全协作配合、培训教育、信息互通、督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为基础的网格化运行机制。每个网格员负责网格内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全面掌握辖区涉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摸准查清网格内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和苗头;建立日常巡查、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和管理,以及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工作台账。
突出“六个强化”。即强化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机制、强化创新创优、强化队伍建设,构建“责任到位、制度健全、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基层食品安全协调体系,充分发挥基层食安办“助手”“抓手”作用,统筹协调并督查考核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激发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整合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中心、消费维权中心、社工站等现有基层平台,在49个乡镇(街道)、336个村(社区)设立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点),加大保健食品、野生菌、毒性中药材、醇基燃料、散装白酒等接地气的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