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餐饮

网红餐饮企业频爆食品安全问题 应强化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

2021-08-25 09:19:33来源:工人日报编辑:郑添元
摘要: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六起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情况。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餐饮企业被频繁爆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持续推进“互联网+厨房”等,在更大层面上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

  

当网红食品令人作呕、直播带货频频“带祸”等问题接连出现,注定会大大伤害普通消费者对网红经济的期待与信心。如果那些不守规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网红企业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则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及社会带来不良效应。

近日,若干网红餐饮品牌企业因食品卫生等问题被曝光。8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等六起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情况,要求全面排查同品牌所有门店、强化总部管理、严惩涉事门店并处罚到人、惩处涉事企业同时追查上下游和同行业各有关企业。另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先后卧底进入北京两家由“胖哥俩蟹肉煲”直接管理的合营门店,揭露网红餐厅承诺现杀的活蟹其实是“隔夜蟹”,过期、变质的土豆继续送上餐桌,变味儿的肉品第二天继续卖,部分产品缺斤短两等,有关门店已被责令停业整顿。

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餐饮企业接连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这究竟是少数个案还是网红经济背景下行业内的共性问题?网红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受怎样的市场与监管考验?

网红餐饮店的一大特质是拥有互联网基因,借助互联网营销和直营连锁、特许加盟等形式,门店得以快速“复制粘贴”,不断圈粉后在更多地方开店。这种模式往往导致管理跟不上扩张,特别是对一些加盟店的经营行为往往缺乏有效约束。

相比传统餐饮企业,网红餐厅往往会将品牌“饭圈化”,打造独特的IP,令品牌具有高溢价、高附加值等特征。有些餐饮企业将“讲故事、讲情怀”视为自身的流量密码。这样的餐饮企业确实会在较短时间内吸引眼球、积累人气。可是,有的企业在疯狂扩张中只想着赚快钱,而忘记了安全和品质才是餐饮业的命门。这种牺牲安全赚快钱的发展模式,十分可怕。

近年来,网红经济崛起为新业态,网红民宿、网红带货、网红极限项目等网红市场迅速扩张,其中,同样不乏令人心惊肉跳的“翻车”事件及问题。比如有的民宿充斥偷拍摄像头、不同版本“天空之镜”等景点品质低劣、“天价××”宰客,等等。

面对网红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不能总等着记者卧底去揭黑,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监管更加精细化、主动化。比如,持续推进“互联网+厨房”等“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建设,在更大层面上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网红业态应有对应的互联网思维的监管,利用大数据监测诸如网友吐槽、投诉等舆情,识别“刷单”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企业食材流转动态跟踪监管;完善诚信经营“黑名单”动态进出制度,不给“道歉后万事大吉”留有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完善质量内控体系,等等。

不论是网红新业态,还是传统行业因网翻红,网红经济是相关行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新尝试。消费者愿意为之埋单,体现了相关领域消费升级的一种潮流。但是,网红企业以牺牲安全赚快钱的路子是注定走不通的。网红经济业态不能一味追求红、追求利,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摆脱“一年红火两年降,三年四年换行当”的魔咒,打牢长红的根基,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网络时代,未来会出现更多新的网红业态。不论网红经济怎样扩张,都不能把行业发展的风险甩给公众。当网红食品令人作呕、直播带货频频“带祸”等问题接连出现,注定会大大伤害普通消费者对网红经济的期待与信心。如果那些不守规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网红企业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则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及社会带来不良效应。让更多人共享网红经济带来的多彩生活,无疑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更加有效的监管。(吴迪)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