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赞其香甜鲜美,也有人对它望而生畏,从没有哪种水果像榴莲一样让人爱恨交织、褒贬不 一 。近年来,榴莲已占我国进口水果总额的23%,喜爱榴莲的中国消费者持续增长。
榴莲的老家在南洋
榴莲是一种纯热带水果,果实有足球大小,果皮十分坚硬,上面还长有许多三角形的刺。从外表看,榴莲似“硬汉”,远不像草莓、樱桃那样的“软萌”。但从生长环境来说,榴莲很“娇弱”,绝不凑合,需在日平均温度22℃以上、年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以上且全年无霜冻的地方才能生长。即使在赤道地区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地,由于气温下降,也不能种植榴莲或不能结果,因此东南亚是最适合榴莲生长的区域。榴莲主要生长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其它种植地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西印度群岛等。目前,在我国广东、海南等地也有少量培植。
东南亚地区在早于史前时期就已食用榴莲,但在西方世界和中国,认识榴莲的时间只有约600年。欧洲最早关于榴莲的记载是由意大利旅行家尼科洛于15世纪前往东南亚时记录下来的。葡萄牙医学家加西亚·德奥尔塔在1563年出版的《印度香药谈》中描述了榴莲在印度有药用价值。但西方人并没有重视榴莲,而是把这种看起来丑陋、闻起来味道难以名状的果实视为当地土著愚昧和落后的标志,不屑于吃,更不屑于记载。在上百年的时间跨度里,榴莲从未被西方人认可。1854年,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写下的关于榴莲的文字,竟然着重描述了这种尖刺果实砸伤人有多么危险、当地人用榴莲下饭调味的气味多么不堪等,榴莲算得上是东南亚水果里最不受欧美待见的。
关于榴莲的故乡,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说榴莲原产于马来西亚,大城王朝时代传入泰国。马来语称榴莲为“徒良”,泰语一直保留这样的叫法,中文译为“榴莲”。另一种是说榴莲是从缅甸的他怀、玛立和达瑙诗等地引进的。无论源起于马来西亚还是缅甸,榴莲公认的传播途径是诸国战争和航海贸易。
1787年,暹罗军进攻缅甸时意图夺取他怀,却无法立即攻克。打不下来就围城,但是围城得有足够的食物补给,因为当时运输十分困难,所以暹罗军只能就地取材,找到了榴莲这种野果。没想到,这种看着不起眼的果实吃起来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后来战争结束后,暹罗士兵就将其带回曼谷种植。据说,以前在曼谷地区,这些暹罗士兵后代的庭院中有生长时间长达100年至150年的榴莲树。不幸的是,1871年和1942年的两次大洪水毁掉了这些树木。
除了战争,还有一种传播途径是贸易。同时期往返于泰缅之间的商船将榴莲传入泰国南部,后来又从素叻他尼府传到曼谷等地,这样榴莲就在泰国扎下根来。
果实巨大的“世界果王”
榴莲的果实可达几千克,一般是用种子繁殖,五六年的光景就可以结果,成龄树可高达20余米。它性喜高温、高湿、光照充足、无霜雪,而且要排水良好,山坡、田头、房前屋后均可以种植。
榴莲树是热带地区最高的果树。每年初春,其树干上开满白颜色的花,花小而数量极多,是为聚花果。与众不同的是,榴莲花和果的生长部位均是在主枝或树干上,并且随着树龄的增长不断改变开花、坐果的位置。刚开始挂果时,果实长在主枝上;壮年时,果实长到主干上;老年时,果实又长到离地面很近的主干上,甚至能结在根部。此外,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被人畜碰坏,榴莲果实上会逐渐长满硬刺,这是它的自我保护功能。
榴莲树寿命很长,几百年的老树还能结果。每年每棵可产近百个果实,普通的榴莲重约两三千克,最大的可达20千克,所以有“世界水果之王”之称。令人称奇的是,这样大而重的果实居然可以独立挂在树干上掉不下来。这是因为榴莲树遵循着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在榴莲成熟季,高大的榴莲树能承受成百上千斤的重量,较低矮的树因无法承受众多果实下坠的超强度压力而遭淘汰。
榴莲的品种繁多,根据各国农业部门登记注册的数据计算,马来西亚有134种榴莲,比较知名的有猫山王、红虾、葫芦、苏丹王、红肉、橙肉等;泰国榴莲品种多达234种,占比最大的是金枕头、青尼、长柄三种;越南也有二三十种。
榴莲品种之所以如此多,与其基因有关。新加坡的科学家成功破解了榴莲基因谱,人类才有23000个基因组,而榴莲一共有46000个,是人类的两倍。从基因遗传的角度,哪怕是正常的繁殖,榴莲也会自己衍变出很多既相似又不同的品种。
郑和下西洋曾尝鲜
榴莲的得名,相传是从成语“流连忘返”谐音而来的。
1405年至1433年,明朝郑和率六十余艘舰船近三万人远洋航行,七下西洋(即现在的南洋群岛、马来群岛),历时28个春秋。当年郑和的大队人马在南洋,日子一长,将士们自然很想念父母妻儿,思念家乡,船队就有了返乡的呼声,郑和为此也很焦急。有一天,士兵们发现一棵大树上结着许多奇特的果实,郑和令人采摘下来,将士们分而食之,发现味道香甜浓郁,好吃到可以忘掉对家乡的思念。有船员问这种果叫什么名字,郑和随口为其取名为“流连”,取“流连忘返”之意,于是后来人们便将其叫做“榴莲”。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榴莲的明确描述正是在郑和的副手马欢所写的《瀛涯胜览》中。《瀛涯胜览》其实是一本航海日记,是记录了郑和航海经历二十几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字文化的综合海外见闻。其中的一个章节记载了郑和船队途经马来西亚时,第一次看见榴莲的场景:“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这一记载不仅描述了榴莲的外观和形状,而且味道、口感也都有涉及。“赌尔焉”(durian)正是马来语榴莲的准确音译。
郑和虽然很早就品尝到这一美味,但遗憾的是他并未率先将榴莲推广至我国。当然也有可能是在移栽过程中,榴莲树并不适应当时的气候而死去。直到500年后,榴莲才在我国出现。
大文豪郁达夫是榴莲的拥趸者,他在《南洋游记》中写道,“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郁达夫生活的年代,恰是榴莲开始在我国逐渐传播的时候。民国初年,榴莲最早成规模来到我国,下南洋的中国商人带回榴莲树苗,在海南和云南部分地区尝试种植。此后的日子里,随着远洋贸易的兴起和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大批的榴莲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并且一步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水果。
在我国,榴莲是名副其实的进口水果之王。2022年,中国新鲜水果进口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榴莲、樱桃、香蕉、山竹和葡萄。2010年至2019年,榴莲在我国的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6%。从年龄维度来看,榴莲的消费主力主要是年轻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榴莲需求,2022年4月,我国还迎来了首条“榴莲快线”——从泰国林查班港起运至广州南沙港,短短4天就有3000余吨榴莲通过这条“快线”运抵我国,当年有近4000多个集装箱的榴莲由此进入我国市场。
现在在很多甜品店的菜单上,都能看到用榴莲做成的甜品,如榴莲千层蛋糕、榴莲班戟、榴莲酥等,一经推出就受到众人追捧。不过,这些美味的榴莲甜品在欧美等地却是鲜见,很多国家甚至到现在还没有销售榴莲,像英国2014年才允许榴莲进口,所以多数欧美人拒绝这种“特立独行”的水果。榴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堪比香菜、折耳根等,因此国外还有“讨厌榴莲”社群。在湖北卫视制作播出的一期节目中曾经出现过榴莲,当时在场的英国人就表示自己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榴莲。主持人让他闻闻味儿,再尝一口,他的表情立刻变得痛苦不堪。
是香是臭因人而异
从味道上说,榴莲是一种颇具争议的水果,有人赞其果肉鲜美,令人垂涎三尺;也有人对它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这都是源于榴莲本身那种臭香臭香的味道。
榴莲俗称麝香猫果,麝香类水果的共同点就是果实有一股过于浓郁的异味,其实那是一种果香。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特殊的“榴莲味”是由120多种化合物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这可以分为香和臭两类化合物味道。臭味主要由含硫化合物引起,榴莲果肉挥发物中的含硫化合物会散发出一种类似臭鸡蛋的味道,味道浓烈,使其乍一闻起来臭臭的。而浓烈的香气源于榴莲果皮中丰富的酯类化合物,如2-甲基丁酸乙酯具有苹果香气,丙酸乙酯具有菠萝蜜香气,己酸乙酯具有菠萝香气,此外还有13-十八烯酸甲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等均具有天然水果的香气。科学家称,榴莲散发这种独特气味有利于其在自然界的生存,因为气味能吸引更多野生动物来吃榴莲的果实,进而将种子传播得更远。
新加坡科学家还发现,榴莲含有一种气味基因,就是这种基因导致榴莲发出“臭名昭著”的特殊气味。这项发现意味着以后可能生产出“没有刺鼻气味或口味更温和的”榴莲,但这遭到了榴莲爱好者的反对,因为有些人就是爱榴莲这股独特的气味。
每个人的嗅觉感受不完全相同,对气味的接收能力不同,这也是闻榴莲时有人觉得臭也有人觉得香的主要原因。吃榴莲的时候,榴莲中的各种挥发性分子会从口腔进入鼻腔,接着才被嗅觉受体感受到——这种现象被称为“后置嗅觉”,经舌头和鼻后嗅觉共同感知,由此传到大脑,如果那些“香”的感觉占了主导,我们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香”了。所以对于榴莲的好恶,在于每个人对气味接收能力的不同。就因为这种褒贬不一的味道,新加坡等国明令禁止将榴莲带上公交车、地铁、火车和飞机,也不允许在公众场合食用。
但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榴莲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王。根据科学测定,榴莲的果肉含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果胶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许多营养物质。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榴莲还可供药用,其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止咳解烦,醒酒益气,令人不饥,轻健。”榴莲浑身都是宝,树的汁液可入药,能消肿解毒;叶子和树皮晒干磨成粉加热后可敷创伤,是一种很有效的急救止血药。榴莲树木质坚硬,纹理细密,不受虫蛀,不回潮,是制作高级家具和雕刻的好木料,就连剩下的榴莲木屑也可以熬制染料。现代医学研究人员还从榴莲汁液和果皮中提取到一种蛋白酶,临床用作抗水肿药和消炎药。
虽然人们对榴莲好吃与否认识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不菲。超市普通装的一小块就要数十元,整个装的达到上百元。为什么榴莲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可能是因为其高昂的成本。首先,对于果农来说,培育种植一棵能结果的榴莲树一般要耗费六七年的时间,中途要是遭遇一次台风天,这些果树可能会直接死亡。其次,榴莲的采摘难度和采摘成本也是“重头戏”。较其它水果来说,它无法采用“摇果”的方式进行采摘。一棵成熟的榴莲树高达20多米,采摘时往往需要几个果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而且极易损伤果肉,因此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最后,在运输途中,榴莲也可能会因为磕碰或者天气原因而发生变质,出现坏果现象。
释疑解惑
“一个榴莲顶三只鸡”靠谱吗
广东人爱煲汤,经常会用榴莲壳来煲鸡汤,口感香浓。因此,在广东有“一个榴莲顶三只鸡”的说法,从字面的意思来说就是一个榴莲能顶3只鸡的营养。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专家说,榴莲和鸡肉的营养根本没有可比性。毕竟榴莲是水果,其本身的成分里少有动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而且榴莲中的糖分很高,是一种热量非常高的水果,而鸡肉中的糖分很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要比榴莲高得多。所以说,这种民间说法很牵强地把榴莲和鸡肉硬扯在一起,只是为了突出榴莲的营养价值,实则“一个榴莲顶三只鸡”并不靠谱。
榴莲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即便再爱吃,也要尽量少吃,比如肥胖人群和糖尿病人。肥胖人群主要就是因为能量代谢异常所致,如果体内热量太高无法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吃榴莲无异于雪上加霜。尤其是在减肥期间,最好能不食或少食。同样,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要远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以免血糖失控,病情恶化。另外,榴莲也是一种高钾水果,对于肾病患者来说也要少吃。如果摄入超量的含钾食物,就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身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会导致心衰猝死。
此外,榴莲之所以有臭味,是因为其含有硫的化合物,这种物质会抑制酒精中乙醇的代谢。因此吃了榴莲再喝酒的人很容易醉倒,严重者会引起酒精中毒。(秦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