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肉畜

宁夏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2019-10-21 15:47来源:宁夏日报编辑:蔡源浩
  

2018年,宁夏人均鲜奶占有量位居全国第一;人均牛肉、羊肉占有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六位、第五位;全区特色养殖业产值达到215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7.36%。宁夏水产品总量、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位居西北五省区首位。

无疑,养殖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支柱产业。

今年8月,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银川、吴忠、固原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研我区特色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了《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整合资源要素,着力提升主产区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基本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优势资源配置的北部引黄灌区奶牛产业带、中部干旱带滩羊产业带、南部山区肉牛产业带。

在推进特色养殖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区强化种养结合,推进绿色发展。“粮改饲”试点范围基本实现全区覆盖,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优质苜蓿留床面积达到600万亩,一年生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20万亩。全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85万亩,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4个,创建“蟹田米”“稻田蟹”“稻田鱼”等品牌23个,亩均增效1000元以上,实现了“一地多收,一水两用”。

同时,我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提质增效。建立奶牛、肉牛、肉羊节本增效科技示范点240个,示范推广20项关键技术,年节本增效1亿元以上。推广“智慧渔业”、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等渔业新模式、新技术,渔业综合效益提高50%,减排50%。在创新畜牧业发展机制模式、拓展产业功能、延伸产业链、密切利益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113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区78%的乡镇,为养殖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服务。2018年,畜牧业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在第一产业中的增收贡献率达到60%。

虽然我区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日益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饲草短缺、粪污处理压力大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短板。目前,我区还没有建立为养而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机制,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不到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0%;牧草总体生产水平和有效收获利用率不高。一些新建养殖基地位于荒山、荒坡,周边饲草种植用地和水资源配套不足,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户和养殖户普遍分离,种养结合比例仅占30%。随着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提高,养殖场运行成本明显增加,一些养殖大县粪肥还田利用缺乏配套土地。此外,规模化养殖比例不高,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总体上集约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融合发展不健全。婴儿配方奶粉、奶酪等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一些地方自身投入少、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突出,致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养殖设备和工艺更新改造缓慢,影响了畜牧业转型升级。

调研组建议,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转变发展思路,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巩固利益链为抓手,走纵向一体化和横向联合化的养殖发展之路,促进产业兴旺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并完善养殖业发展扶持政策;制定饲草“绿色通道”政策,降低饲草运输成本;完善金融扶持养殖业发展政策,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菲)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